七零小夫妻_分节阅读_第62节(2 / 2)

  宋寻舟和妻子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对上后,觉得自己找到台阶了,“勉为其难”应下。

  不管是爷爷奶奶想吃还是小姑姑自己想吃,做馅总比做饼简单。

  馅是早上吃完早饭后开始做的,梅干菜昨晚就泡上了,需要泡的食材已经泡好,早上时间宽松了,炒好馅,他们才去换出门衣服。

  现在是九点出头,约定十点到。

  齐玉珍不想换穿他的棉袄,宋寻舟没有为难,帮她戴围巾帽子手套。

  她戴好了,换宋寻舟自己,他行动方便很多,能独立完成穿戴任务。

  齐玉珍觉得自己也能。

  有种不能是丈夫觉得她不能。

  宋寻舟找来玉珍亲手织的围巾围到脖子上。

  看到他戴上自己织的围巾,齐玉珍不由开口:“寻舟,我织的围巾不如我们买的围巾暖和,感觉这两天太冷了,不太适合戴它。”

  他们夫妻都有两条围巾,一条买的,一条对方亲手织的。

  今天丈夫给她戴的围巾,选的可是买来的那条。

  因为实在太冷了,围巾洗了晒在阳台很快就会冻得硬梆梆,能当武器使,所以围巾等一些备用不够的衣物用品,没法频繁洗,她今天戴的围巾,前两天出门上学也一直戴着。

  另外一条洗晒后,收回来了,到今天早上为止,已经“解冻”,能戴脖子上了,丈夫还是选择给她戴上“脏围巾”,用意很明显了。

  不就是为了保暖吗?

  宋寻舟:“我是华都本地人,从小到大在华都生活,体质早适应当地气候了,我知道你给我织的围巾能挡风保暖,你就不一样了,你到了冬天容易水土不服,保暖工作必须做好。”

  确保“万无一失”,出门就要让玉珍穿戴成“密不透风”的小熊。

  “好吧……诶,寻舟,外面是不是下雪了。”小熊玉珍透过窗帘布的缝隙看到什么,赶紧凑到窗边,钻进窗帘布里,贴着窗户看外面。

  真的下雪了!

  宋寻舟走过去,对外面下雪并不惊奇:“我们趁着雪下大之前出门。”

  “好!”齐玉珍有点激动。

  终于出门,宋寻舟一手提着篮子,篮子里放了两盆馅,碗扣在盆上面当盖,一手抓着雨伞。

  要走进下雪的世界了,宋寻舟看妻子的兴奋模样:“玉珍,撑伞,伞给自己撑,不用给我撑。”

  齐玉珍不解:“念念和兰馨跟我说华都下的雪一般是干雪,落到衣服上,进屋抖抖就掉落下来,都不会把衣服打湿,不用撑伞。”

  她不喜欢冬天,她喜欢雪。

  可能是从小到大没见过几场雪,看到雪有点激动。

  宋寻舟解释:“撑伞主要是挡风。”

  “噢噢,我知道了,我撑伞。”齐玉珍听话打开伞。

  丈夫说的话,她偶尔会选择听,但不完全听。

  外面刮的风不算大,不会刮翻伞面,就是很冷,感觉到风吹过来的方向后,她将伞朝风扑过来的方向,丈夫也在她的“保护范围”内。

  尽管这伞撑和没撑区别不大,她还是要帮丈夫挡挡的。

  宋寻舟看出她的心意,没说什么,心想下午或者晚上回家,一定要抱抱亲亲玉珍。

  ...

  公婆想接爷爷奶奶过来是觉得太冷,怕他们在老屋出事,毕竟老屋只有爷爷奶奶住,没有儿女也没有保姆看着他们。

  爷爷奶奶可以拒绝不来,他们还没到行动不便的程度,他们过来不光是因为太冷,还有个原因,前不久开了重要会议。

  报纸上面都是头条了,排面不亚于当年恢复高考的新闻。

  恢复高考对教育行业来说无疑是大事,但暂时没有影响到各行各业,也不是所有人都关心高考恢复的事,本次会议决定开始实行对内改ll革、对外开放的政ll策,这影响范围就很广了。

  齐玉珍已经看过报纸,报纸没说具体举措,但是可以知道对内改ll革先从农村开始。

  农村不就是以农业为主,前两天上课,有些老师上课只是说几句大会的事,极个别非常关心大会的老师直接用一节课的事情和他们讲析这次大会。

  老师讲的内容和报纸上的侧重点不同,但能知道这次大会做出的政ll策意义非凡。

  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老屋那边是有亲朋好友的,然而几十年间遇到过许多事情,亲朋好友越来越少,不是已经离世就是出国或者搬家到别的地方,曾经的“富人区”越发荒凉。

  大会的召开,爷爷奶奶实在太想和人讨论,干脆过来住,大有方便联络的老朋友,也有儿女,虽说三个儿女基本走技术工程方向,一门心思钻研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关心政ll策,但是该了解的都了解了,他们能和子女讨论。

  儿女们不善言辞,还有儿媳女婿呢,他们的女婿心思活泛得很,什么话题都能聊下去。

  来到爸妈家里,宋寻舟把篮子交给站门边迎接玉珍的妹妹,自己帮玉珍拍掉玉珍衣服上的雪粒。

  暂时不打算让她脱掉棉袄,只能用拍的了。

  宋兰馨本来想说什么,话被哥哥递来的篮子堵住,只思考三秒就带着篮子去厨房了。

  屋子里很暖和,齐玉珍把围巾拉下来,露出口鼻,吸吸鼻子后,跟坐在客厅里的公婆爷爷奶奶打招呼。

  没想到他们两口子来得还算早,二叔小姑两家人都没到。

  “玉珍快来取暖,外面很冷吧。”奶奶招呼玉珍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