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夫妻_分节阅读_第2节(1 / 2)

  妹妹长个子了,比生产队里一半女人要高,在齐玉珍眼中,还是和孩子差不了多少。

  “那不行,轮到爸爸当大队长了,我们表现好,爸爸才能连任。”

  爸爸之前是副队长,现在算是转正当“大官”了。

  爸爸当大队长后,妈妈就对几个孩子说以后可别仗着爸爸是大队长就欺负人。

  这话主要是对两个儿子和小女儿说的,四个孩子就大女儿性格好,不会和人起争执,另外三个孩子不好说,瞧着都是好孩子,谁知道会不会结交坏朋友,给爸妈捅出大娄子。

  作者有话说:

  不是开局就高考,前期需要走一部分情节,一些地方会用时光大法加速。

  ——

  七十年代学制普遍是“522”,意思是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初高中各地学制略有差别,不过小学六年是八九十年代才开始普及的,本文架空,用“633”学制,小学六年,初高中各三年。

第2章

  ◎晕◎

  齐玉珍没想那么远:“爸爸才刚上任,你就想着爸爸连任了?队长可没那么好当的。”

  上一任大队长连任几届,是个负责任的队长,之所以退下来是今年台风天做补救工作的时候摔伤了,本身年纪不算小,家人们担心他的身体,干脆退下来养伤。

  大队长就得在台风天冲最前头,比普通社员更容易受伤。

  即使没摔着,也容易累出病来。

  齐玉莲:“我知道,爸当上队长后比以前更忙了。”

  看到齐家丽过来,齐玉莲不敢和姐姐闲聊了,继续卖力干活。

  她没成年,拿不到成年人的工分,来田里干活主要是帮姐姐忙。

  帮忙的小孩子偷懒,齐家丽不会指责,齐玉莲只是不想连累姐姐。

  齐家丽不干农活,日常工作却不轻松,每天要在队里所有田地巡逻查看大家干活情况,有没有人偷懒,哪个应该在干活的社员不见了,都要问清楚状况。

  社员们可以请假,请假要去找大队长,所在小队的小队长以及记分员签字。

  无论上一位大队长还是现在的大队长,只要不是频繁请假,他们都给签字。

  大队长这边容易过,小队长和记分员就不是很容易过了,不是非常要紧的事情,不会给他们签字。

  所以有些人跳过签字,直接不来了,等着后面被批评教育。

  齐玉莲余光看到齐家丽朝自己和姐姐走过来,心里别提多紧张。

  脑子里已经闪过最近有多少时间在和姐姐闲聊。

  想不起来,根本想不起来。

  “玉珍,汤知青晕倒了,你去照顾一下她。”齐家丽找齐玉珍就是为了这事。

  齐玉珍大概猜到汤知青晕倒的原因,问明汤知青在哪后,收拾东西过去。

  齐家丽没跟着齐玉珍一起走,而是留在姐妹俩待的这片田里,看看第一小队有没有缺了谁。

  第一小队成员有大队里“位高权重”的人,例如大队长,例如副队长,她不管他们身份如何,该参加劳动的,都必须参加劳动,谁也不例外。

  齐玉莲非常想跟着姐姐走,当然只能是想想,最后同齐家丽打了声招呼,去跟在两个哥哥身边干活。

  ...

  齐玉珍来到第四小队的位置,看到了躺在树底下的汤知青。

  知青来了没几天,各种状况常有发生,她走过去,汤知青闭眼皱着眉头,看来并没有失去意识。

  齐玉珍过来前带了干粮,还倒了一杯水,汤知青的水壶里有水,她就把早上烙的饼给汤知青,水留着自己喝。

  不用听知青们自己说,她从妹妹嘴里听来不少有关知青的事情。

  五个知青性格各异,做饭的事情上并没有达成一致。

  安琳在第三小队,秋收期间队里提供午饭,她选择到齐二丫家吃早饭晚饭,自己的口粮和粮票给齐二丫家,再另外每顿补一分钱。

  主要她跟齐二丫一个小队,两人能说到一块去,于是毫不犹豫选择二丫家了。

  汤知青性格比较闷,会说话,但不爱说话,存在感一直很低。

  一共两个女知青,安琳吃饭的事情解决,汤知青的没解决,让她和三个男知青协商做饭干家务的事,完全不可能。

  知青们第一天来的时候,看穿着就知道家境各有不同,安琳最早开了去社员家里吃饭的头,薛国树和宋寻舟也分别去社员家里吃。

  有关宋寻舟,更确切说,他是打了饭自己到田边去吃,不在会计家里待很久。

  他们生产队的会计文化水平在队里算比较高的,而且知道变通,不会像齐玉珍一家,直接说明不接受知青来家里吃饭。

  会计家不避嫌,乐意知青来家里吃饭,他们挣到点钱票,知青吃到饭,有什么不好的。

  剩下两个知青,最苦恼吃饭这事的应该就是汤知青了,齐玉珍听妹妹说岑知青早晚饭吃自己从老家带来的饼干等食物,汤知青没带什么吃的,又不想去社员家吃饭,只能一天一顿午饭,吃队里提供的大锅饭。

  宋知青和薛知青选哪家吃饭并不是秘密,别的有关知青宿舍的事情,几乎都出自安琳之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