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他乡遇故知163(1 / 2)

荆襄,芒果电视台

“你来的倒挺快啊?”凤丹仪对于第二天就能见到赵延还是颇为惊讶的。

“姐姐召唤,我可不敢拖延!”赵延笑着回应道。

“切,别装蒜,你小子真那么听话就不会一天到晚呆在半岛泡妞了。话说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搞定啊?”凤丹仪实在是忍不住要吐槽。

“啊这……”赵延有点呆滞,好久不和年上姐姐聊天,这会才反应过来姐姐们都是“拉郎配”爱好者了。

“有空还不如多来荆襄,我这里多的是纯天然美少女,可以给你介绍介绍,让你知道一下什么叫‘湘女多情’!”

赵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这话的潜台词……八成就是在吐槽半岛妹子不天然呗……

“半岛人都整容”也是一种刻板印象了,没想到连这位凤姐姐也不能免俗。

但是这姐又没有明说,赵延也不好为谁来辩解。况且一定程度上,这种刻板印象也是半岛社会风气的反应,并不是凭空污蔑。

-----------------

半岛整容的风气始于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半岛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最严重的时候有近三成劳动力失业。比如银赫家里的财政情况恶化,就是因为父亲在那个时期因生病而丢掉工作。

彼时的半岛人就业竞争压力极大,所以对于“学历”和“容貌”的渴求是极度狂野的,尤其是生存压力更大的女性。

朋友会相互之间介绍补习班和整形医院,整形什么更是不会避讳的直接宣之于口,甚至有些家长还会给自己的女儿准备整形基金。

但是到了2004年,著名的整容反面教材“电风扇阿姨”韩慧景出现了(别搜图,会后悔),这样一个恐怖的实例放在眼前,让极度容貌焦虑的半岛人都不得不冷静了下来。

同时,2001年的车太贤,2003年的李孝利,2004年的郑智薰,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着半岛人,审美是多元的,小眼睛也可以性感,扁鼻子也可以可爱;再加上时任大统领金忍冬推行的经济复兴战略,极大地缓解了半岛的就业压力,半岛的“整形热”才终于开始降温。

但从人口比例来说,半岛医美参与率仍然很高。不过女性18%,男性2%左右的参与率;与女性73%,男性57%的主观意愿相比,相差甚远。也就是说,虽然社会认可度很高,但大多数人只是嘴炮,实际上行动的人并不算多。

真正执行的人中间,大多数也是集中在眼睛(眼皮、眼角)、鼻子(鼻翼、鼻梁)、牙齿(正畸),这种微调上,基本上都是门诊手术的范围。①

如果你对绘制人物肖像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单纯依靠整容是不可能得到天衣无缝的美人脸的。只要稍微变换角度,总能明显的发现不和谐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整容的人会有瘾,因为这个不和谐的地方,TA每天起床照镜子都会看到。

搞笑的是,社会上的“整形热”虽然有所降温,但是idol业的发展却又加剧了这些刻板印象。

和大众的理解不同,大公司一般情况是不会要求idol动脸的。很简单的道理,万里挑一的海选,非得挑一个需要动刀子的干嘛?

但是小公司就不太好说了,因为人员可选择的范围小,水平差不多的练习生,如果仅仅是容貌稍有欠缺的,多半就是微调一下拉出去了。

说来说去其实是个成本问题。

但是小公司idol人数显然更多,那么以idol基数来看,动过的比例就大大提高了。

舞台妆又大多比较夸张,光是粉底就至少要上三种颜色:底色、高光和阴影,再加上眼妆、鼻妆、发型、配饰……重妆的时候就跟《聊斋》里的“画皮”似的,差不多整张脸都是画出来的。

再加上“整容”是个常见的anti点,这样一来二去,“半岛idol都是整容脸”也就成为一个日常偏见了。

这几年各大公司都上杆子要出10代女团,其实未尝没有避开这个雷区的意思。

因为半岛的法律明文规定,必须年满20岁才可以进行整容手术,我司推出的是10代女团,你总不能硬说我违法整容吧?你说我坏话我只能听听,但你污蔑我违法,那咱们就有说道了。

不过赵延觉得,恐怕还是避免不了。因为有句话叫“女大十八变”,出道的时候未成年,过几年长开了,再过几年有男人了,再过几年老了,这体貌、气质的变化绝对是翻天覆地的。

再加上不可避免的舞台妆容变化和半岛根深蒂固的anti文化,估计到时候有的是人要追问“在哪家医院做的了”。

-----------------

画面切回办公室

不愿意就这个话题多展开,赵延笑了笑直接说道:“姐姐这么急找我,干嘛呢?”

“怎么?没事儿不能找你吗?”凤丹仪摆出了一副不悦的表情。

赵延连忙笑着赔起了不是:“哈哈,当然不是,咱们姐弟俩也确实好久没见了,就没事也该聚一聚。”

“算你有良心。”凤丹仪笑了笑,她是典型的女强人作风,一般也没有什么撒娇的兴趣,开口就是直奔主题,“本来也没有那么急,只不过我最近要见几个半岛来的客人,找你过来镇镇场子。”

“半岛来的客人?谁啊?”赵延微微一愣。

凤丹仪笑了笑,说道:“DoremiMedia,听说过吗?”

“Doremi?好像是家发行公司吧?我听说这家的母公司最近正在被人收购?”

“哦?果然找你来就找对人了!”凤丹仪拍手笑了起来,“果然情报就得找‘卧底’要,你这半岛没白呆啊!来来来,详细说说!”

赵延轻笑了一下,仔细的回忆着自己所知道的信息:

DoremiMedia是一家音乐流通公司(发行、分销)和音乐门户网站Muse(音源、MV),同属于一家母公司BlueCodeTechnology(蓝码科技)。

这家公司的客户列表里包括三星、NHN、微软、半岛航空、E-Mart等,算是颇有实力的那种渠道商。

不过最近有传言说KT(半岛通讯)要收购蓝码,这个可能性还是挺大的,毕竟接下来移动多媒体是大势所趋,KT有这个想法并不意外。②

“原来如此,难怪最近那几个人说话言辞之间有点含含糊糊呢,原来还有这一出。”凤丹仪点了点头。

“姐怎么搭上这些人的?”

凤丹仪笑了笑,“你在S.M.呆了几年,司胜利认识吗?”③

“嗯?认识啊,怎么了?我记得他……去年好像跳槽了吧?”赵延想了想。

这位司胜利之前是DRMusic华夏分公司的代表,就是他挖掘了张力尹并带去半岛,后来他跳槽去了S.M.,又把张力尹介绍给了李秀满。当年筹备东神京城歌友会的时候,赵延和他见过几次,后来就一直没见过了。

“去年他跳槽去了搜狐,不过今年到天元来了,现在担任我们的艺人经纪总监。”

“哎?”赵延不由得感叹了一下,圈子真小!

“K-pop最近很热门,我有意找个半岛公司合作,也搞搞C-pop,这不,司胜利给我介绍了这么一家。”

“啧,姐啊,说实在的,搞idol这一套,这种传统公司还真不一定行啊。有点跟不上时代了,你这找上他们也不太靠谱啊!既然是司胜利给你牵线,为什么不找S.M.啊?”

“合作伙伴强有强的好处,弱也有弱的好处呀!”凤丹仪笑着说道。

好吧,赵延听懂了,就是故意找在这个领域不强势的,这样至少能保证自己这边的话语权。

“不过跟这些人合作,话语权是保住了,竞争力恐怕就不一定行了。”赵延斟酌着措辞,想着怎么说能不落凤姐姐的面子。

“哈哈哈,你想说我们都没经验,怕搞出来人员水平不行是吧?”凤丹仪倒是一点都不在意。

“是啊!半岛有多卷你们是不知道,多少实力强劲的都出不了头。”

“半岛才多大点市场?你不会以为我们和半岛人合作,就非得去半岛发展吧?”

“唔?你是说……出口转内销?”赵延回过味儿来了,这姐打的是这个主意。

Kpop偶像是热点嘛,那就弄些人到半岛训练一下,镀个金,然后以半岛学艺归来的名义在国内玩儿。

和阳澄湖洗澡蟹其实是一个路子。

“反应挺快啊,这么快就明白了?果然是个小机灵鬼!你觉得怎么样?”

被凤姐姐调戏的哭笑不得,赵延也没有太在乎,而是仔细的思考了一番。

“我觉得行。反正国内市场现在是真空,依我看……只怕是谁上都行。”

“哈哈,果然英雄所见略同!怎么样,要不要算你一份?”

“那必须的!”

“一会儿带你去见分公司看看,司胜利正陪着Doremi的人参观呢!”

-----------------

天元娱乐,荆襄分公司

“凤总,你来了。”司胜利看到赵延愣了一下,“哎,赵延?”

“Jet哥!”赵延亲近的叫着他的英文名字。

“你小子,怎么哪儿都有你?”司胜利亲热的和他拥抱了一下。

两个人都有在S.M.供职的经历,又是几年前在京城认识的,这会儿两人跑到荆襄碰头,多少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

“我跟凤姐也是老朋友了,正好回国,就来荆襄看看姐,听说哥你也在,所以也来看看你。”

两人其实也只是普通的“认识”而已。不过司胜利表现的如此热情,赵延自然也不介意配合一下。

这就是传说中的bussinessfriendship(商业友谊)。

凤丹仪开始还愣了一下,以为这俩多熟呢……再看两人拥抱完自然的退回安全距离的样子,忍不住心里发笑:好嘛,装到自己面前来了?

“赵延xi?”Doremi的队伍里居然还有一个认识自己的女人,这也是赵延没想到的。

“简美妍xi?”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熟人,两个人都是不由自主的一愣,继而异口同声的喊了出来。

“你怎么在这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