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黄河道195(1 / 2)

  终于走到了学校门口,孩子们全都进了学校,唯独那个名叫小月的女孩停下脚步,红着眼睛不再往里走。

  宋玉竹疑惑的看着她,怎么不进去呢?

  随着上课钟声敲响,孩子们跑进教室,只有小月垂着头朝来时的方向走去。

  宋玉竹有些不解,奈何马上就要上朝了,他只好记下小月的住址,打算下了朝再去一看究竟。

  今日早朝送来不少揍报,黄河流域近几日连降暴雨,恐怕有决堤的风险,各地官府请求朝廷拨款赈灾。

  自古以来黄河决堤的次数大大小小加一起有上千次,较大的改道也有十多次,每次决堤都会冲毁房屋,田地绝收,百姓流离失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条母亲河滋养了百姓的同时也给百姓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每年的七月到十月是黄河的汛期,水量本就增大不少,加上连日暴雨,很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决堤。

  黄河因为地理环境的关系,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被水流冲到下游,长此以往河床就会被填满,下游越来越高,最后导致河水改道。

  刘蔺道:“陛下,黄河上次改道是在三百年前的武朝年间,大规模的洪灾将黄河下游变成了黄泛区。也正是由于这次水患,动摇了根基,导致武朝灭亡。”

  宋玉竹点了点头:“诸位爱卿有何办法?”

  御史中丞王菁道:“依臣之拙见,应当继续加固下游的堤坝,防止黄河决堤。”

  工部尚书纪明礼道:“臣以为,堵不如疏,黄河下游的河床早已堆积过高,继续垫高堤坝治标不治本,时间久了还是会决堤的。”

  其他官员点头附和,但清理河道可不容易,在生产力和工具都落后的古代,只能靠老百姓用竹筐一筐一筐的往外背泥沙,如同蚂蚁搬家一般,速度慢耗时长,成本太高。

  王菁不服道:“自古以来,都是以筑坝防灾,挖泥沙得挖到何时?”

  “筑坝早晚都会决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水里挖沙太危险,纪大人您视人命如草芥!”

  “决堤死的百姓更多!”

  两人竟然当众争执起来,宋玉竹眉头紧锁打断二人:“其他爱卿可有别的办法?”

  刘蔺拱手道:“纪大人说堵不如疏,臣以为确实是好办法。”

  纪明礼得以的翘起嘴角,朝刘蔺遥遥拱手致意,没想到刘蔺下一句话,差点让他喷出来。

  “但挖沙却是下策。”

  纪明礼冷着脸道:“不知刘大人有何高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