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青鸞入京43(2 / 2)

‘歌功叛賊,豈非反聖?’李伯泉聲音響亮,引來不少學子附和。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沐雲鳳道:‘非歌功叛賊,而是歌功才能。叛臣伏誅,才略不死。史料不足,確屬遺憾。可幸的是,江山代有人出。如今西疆有太尉夏侯長靈坐鎮,太尉從無敗績,玉邪雖狂,終不敢踏出清洛一步!’

聽到太尉夏侯長靈,學子們又興奮起來。太尉夏侯長靈,公認的紫孝第一大將,與陸安平一樣,也是三朝老臣。青年的夏侯長靈,已為瑞武的父親,廉康皇帝建功立業。如今古稀之年,仍駐守西疆。論功績,當世無人能出其右。

看著滿堂學生滔滔不絕地表達對太尉的敬畏,沐雲鳳不自覺地偷看易無憂,心道:‘靖國二字,世間仍有人記得......

鹿都城外東郊,有一蒼山,名喚‘福鹿山’。

山不高,登頂卻俯視鹿都全景。山中長滿野竹,清幽氣氛引人入勝。不少文人雅士會來此,避暑尋靜。山中多經營茶寮酒店的人家。

方州太守易君鸞,此刻出現在山腰,踏進山陰處的一座小茶寮。

店家是一個年近三十的青年。質樸開朗,笑容滿面。二十年前,易君鸞初來鹿都,青年還是總角小兒。他認出易君鸞,熱情招待。待易君鸞坐在靠窗的一處清雅角落,青年即奉上春季新茶。

窗外竹影搖曳,店內茶香浮動。

‘姐姐可好?’青年開顏道。

‘幾年不見,適兒都要當阿翁了?’易君鸞看了一眼坐在店門,挺著大肚子在繡花的少婦。

被喚作‘適兒’的青年靦腆道:‘那是俺家二郎。’

易君鸞不由感嘆:‘第二個了?三年前我來此,你才剛娶媳婦。如今喜獲麟兒,這算是我的賀禮!’她摘下腰間玉佩,遞給適兒。

適兒接過禮物,叩謝:‘多謝姐姐!’

適兒欣喜地和妻子分享禮物。門口少婦向易君鸞投來感激一望。

易君鸞微微點頭,不由想起父親震南侯在不易宮琴閣,教自己彈琴時,常掛在嘴邊的的句‘人生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她正唏噓,門外走來一人。風塵僕僕,滿頭大汗。甫進茶社,便喚道:‘店家,上茶。’

來人摘下斗篷,和馬鞭放在一旁,徑直坐到易君鸞的面前,咕嚕咕嚕地飲茶。

易君鸞目含詫異,笑道:‘清風,這裡的茶,你不是喝不慣嗎?’

‘解渴罷了!’男子正是喬清風:‘你為何此時才到鹿都?’

‘我們在萬壽城外,遇到山路崩塌,稍有耽擱。’易君鸞解釋。

‘原來如此。有沒有受傷?’

‘沒有。’

‘嗯。今日我們的商隊離開鹿都。他們此刻在山下等我呢!我不能久留。’喬清風從袖袋裡拿出一本賬本:‘這是交接赤鹽事宜的記錄。裡面有一畫像,是招搖教派來與我會面的人,還有一些名單......都是來拿貨的人。別的詳情,你到天樞門的喬家茶坊,找一名叫寶時的伙計。’

易君鸞不動聲色地把那賬本納入袖中。

喬清風依依不捨地看了易君鸞一眼,拿起斗篷和馬鞭,準備離開。

‘清風!’易君鸞見喬清風行色匆匆,一臉疲態,不忍道:‘謝謝你!’

喬清風露齒一笑,凝視對方片刻:‘我先回方州了!保重!’

看著喬清風修長清癯的背影,易君鸞忽然想起身形相似的另一人。

當年,便是那人,帶自己到福鹿山,一起成為這裡的常客。

當年,山中竹林深處,常見一散發青衣男子。一邊用竹葉煮茶,一邊擊竹高歌。

耳邊似乎又響起熟悉的歌聲。

‘山外晴霞依舊,山下人家已然大變.......六年不見,他是否安好?’易君鸞默念,突然覺得原本順滑的新茶微微刺喉。

鹿都,東市。

方州太守的馬車,從東門進入鹿都,經過良女坡,此刻正駛在白虎道,往西行。

此行入都,是易君鸞三年一期的入朝述職。一如既往,隨行的只有幾個家人。

她緩緩合上喬清風交給自己的賬本,眉頭深鎖,忖度:‘顧家要我送來百石赤鹽,又吩咐將它在百姓間散發出去,此舉何意?

馬車漸漸放緩。易君鸞聽到外面人聲沓雜,車馬流動,知道已到鬧市。她們一行人正趕往位於南市長安侯巷的易家別府。

小暑時節,三伏天將至,解暑的食物最受歡迎。車外叫賣聲不斷:

‘李子,李子,清甜的四谷城大李子!’

‘甘蔗水,甘蔗水,客人,來碗清熱解毒的甘蔗水!’

‘銅錢糖人,銅錢糖人,銅錢糖人,一個銅錢一個糖人!’

‘胭脂粿,胭脂粿,冰涼可口,不要錯過!’

易君鸞覺車中悶熱,吩咐同車的隨從把車簾掛上,透風。

車外的車水馬龍映入眼簾,讓人眼花繚亂。雜亂中,一個熟悉的臉孔閃過!

‘停車!’易君鸞立道。車本來就行得慢,車夫只輕輕拉了拉馬轡,車便停了下來。

易君鸞探身出來,立在車轅,往後張望。

靚麗大氣的華服女子陡然出現,引來周圍注目。

原來,她方才剎那間看到的,是一中年女子。她背著木箱,箱子邊似乎插著一根根竹籤,上面粘著紅色物體。此人,與喬清風帳本上的畫像極其相似!

‘不要錯過,爽口的胭脂粿!胭脂粿!’

身旁的叫賣提醒了易君鸞。她恍然:‘糖人,是那賣糖人的人!’

她再次望向人群,尋找賣糖人的商販。可惜那面孔已埋沒在人潮當中,失去踪影。馬車在鬧市阻道,易君鸞只得放棄,催家人繼續趕路。

‘招搖教的頭目,竟敢在鹿都招搖過市?!’她心中驚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