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百面38(1 / 2)

在确定了乃是人为之后,厅内的各官员开始讨论处置方法。直到戌时过半,众人才散去,而高公绘心中记挂着高世则,是走得最快的一个。

高家将自先祖高琼追随太祖起,后又经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五代,至神宗朝已经显赫百年。到得宣仁太后高滔滔为了避嫌,才将高家子弟放出京城,辞官去职。

平心而论,自太祖起,高家便一直受到赵氏皇族信赖,在宣仁太后之前更是长期担任皇城禁军殿前都指挥使。而虽然当今皇帝赵煦对宣仁太后有些意见,但对整个高家,其实仍是保留信任的。这也是为何,高公绘一回京城,担任的便是京城巡检司右厢统制,总领天武军。从原先的寄禄官虚职亳州防御使升迁至京中一厢禁军统制,这属于是重回心腹之列了。

而巡检使这职位由于乃是武阶官,因此品级并不高,与高公绘原先的亳州防御使同阶,都是五品。但京官自古高一等,且掌着内城禁军,军权在握,直接向陛下负责,倒是有着不小的权力。

开封城有四位厢军统制兼巡检使,掌着开封城上四军。分别是内城捧日军、天武军、外城龙卫、神卫。而每军又分左右厢,以左为尊。而高公绘,目前便是天武军右厢统制,属于天武军二把手。而左厢统制将退,意味着高公绘将会接任成为天武军的一把手,因此才说目前高公绘已是逐渐总领天武军。

出了刑部公门,高公绘将副手喊到了马车上同坐。在向其确认了高世则无事之后,便开始吩咐天武军接下来的安排。

高公绘兼着的巡检司一职并没有太多下手,满打满算不过百来人,因此大部分时候都是巡检司与天武军协同办事。而此次由于并没有太多线索,想要抓住那鬼火烧尸案的始作俑者,只能靠人海战术。

因此高公绘打算从天武军中调出两千士兵,与巡检司人员混编,分成五到六人的小队,全面撒网在自己负责的东辖区。但目前禁中的布防乃是由捧日军负责,因此高公绘在调集天武军入城之前,需得先上奏请得皇帝同意才行。不过上奏乃是例行公事,事情的安排却得先提前与副手说明。

马车轻晃着回到了高府,高府也在京城东侧街道,甚至就在皇城边上。而这条街道居住的,皆是京中高官,且都是实职。高府能安置在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高公绘的职位,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高家以前的底蕴得到了认可。否则,若是五品官便能住在这,那这条街早就人满为患了。

高府占地并不大,主要是因为此时居住的高家人并不多,但仍是足以安置百来人。

高公绘到家后,先是向管事的询问了一下高世则的去向,在得知高世则正在书房看书后,才让管事准备晚饭。

饭后,高公绘径直往书房而去,在快靠近书房时,放缓了脚步,走了进去。

高世则此时正坐在案桌上书写着什么,感觉到有人进来却并未抬头,以为是侍女进来换茶水,毕竟脚步太轻了。

而高公绘轻手轻脚的走到了高世则身后站定,看向了高世则正在书写文章。

一眼望去,字迹端正,书写流畅。再一看内容,王府菜单、薄荷柠檬茶、冰镇红豆奶茶、杨枝甘露、水果蛋糕....高公绘一头黑线。

高世则察觉到不对,怎么写着写着背后突生凉意呢。转头一看,只见高公绘正表情淡漠的看着自己正在编撰的王府菜单。

“叔...叔父,你什么时候进来的,怎么悄无声息的。”高世则一脸讪笑,起身尴尬的询问。

“让你去王府,是为了让你向你堂兄学习如何管理下人,将来好继承大兄衣钵的。我知道世则你生性聪慧,但性慧而不知学,殆矣。性敏而不知思,惰矣。叔父并不反对你享受口腹之欲,但凡事皆要有节制。”高公绘并没有发脾气,只是以长辈的身份做出了教导。

高公绘虽有妻妾,但并无子嗣。而高世则乃是他看着长大的,其兄高公纪去世后,高公绘已待高世则如亲生无异。此次前来京城的高家人只有叔侄二人,外加几位被高家自小收养,冠以高姓的猛士护卫。如高世则的侍卫长高进,便是其中之一。

高世则自然知道高公绘对自己的好,因此也立马摆出了一副听教的表情。

摇了摇头,高公绘没再纠结于那份菜单,转而开始问高世则下午那鬼火烧尸案的经过。而见此高世则巴不得转移话题,便开始详细的为高公绘讲述下午那烧尸案的细节。最后,高世则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将赵朔的说法也说给高公绘听一下做参考。

“叔父,侄子今日早晨之所以前去遇仙酒楼查探,乃是因为朔堂兄说过,鬼火可能是由一种叫做白磷的矿石造成的。这白磷需要蜡封且保持温度,一旦温度稍高,便会自行燃烧。且粘在人身上水泼不灭,烧后伤口深及筋骨,并且会形成喷溅式的燃烧痕迹。

昨日遇害的两名王府护卫,朔堂哥亲自前往看过,确认了伤口与白磷燃烧造成的无异。本以为那鬼火正是白磷造成,可谁知后又从东城街军巡铺处得知,鬼火一开始对修习之人并无太大伤害。可这次遇害的两位护卫却皆是修习之人,这也让朔堂兄开始怀疑鬼火的来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