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渐入(1 / 2)

赵聪跟在斥候老兵身后,学着他走路的步伐与敛息方式,躲避着哨卒的视线。而马六由于土行之气,走在地上如同踩棉一般悄无声息。抓准了一个哨卒大声说笑的机会,几人迅速贴近哨所底部外墙。

这座哨所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五米高的哨塔,一部分是长宽十米范围的哨营。

根据方才在远处的观察,那名做饭的哨卒应位于哨营的东南角,而现在众人在哨营的西北角处。一名斥候打了个手势,示意按原定计划行事,其余几人皆是点头表示收到。

做饭的哨卒并不难解决,难得是哨塔上的士兵恰好在烽火旁,而且可以看到底下正在做饭的哨卒。一旦弄出声响被发现,烽火便会被迅速引燃,因此众人要先解决哨塔内的哨卒,再来解决底部的。

三名斥候其中一个贴着外墙往那个做饭的哨卒那边靠去,等到塔顶的哨卒被解决后,第一时间出手,防止被人跑了。

攀着外墙,四人露出一个脑袋观察塔顶哨卒,摸清了哨卒的扫视规律后,由一名斥候先走,无声息的翻过外墙,迅速贴近了哨塔底部。然后是马六、赵聪和另一名斥候依次翻过后贴近。

四人处于哨塔背面,相视一眼。然后只见马六双手变成土黄色,贴着哨塔墙壁往上爬去,而另外两个斥候则双手一架,准备把赵聪全力往上托起。

估算着马六的位置,两名斥候全力一托,把赵聪弹到近四米高。然后赵聪右手拿着早已掏出的匕首狠狠的扎进外墙,再借力一甩,与马六同时到达了塔顶。

正靠在另一面墙壁的浑离奴和哨卒在听到匕首插入墙壁的声音时,还未反应过来,便看见两个大活人直接从墙外翻进来。更要命的是,这两个来历不明之人翻过来的刚好是烽火盆那面,两人站定后刚好挡在了浑离奴与烽火之间。

赵聪和马六速度极快,在落地的一瞬间便拔刀往哨卒方向劈去。哨塔顶部范围不过三五米,腾挪空间极小,浑离奴只能匆忙拔刀应战。

两刀对拼一记,却是体型更壮实的浑离奴直接被击退,踉跄几步后背撞在了墙上。

长刀再度逼近,刀刃已是浮着红光,浑离奴再次举刀,其上也是泛起黑气。却只见血色划过,长刀被拨开到一旁,一把匕首扎进了浑离奴的喉咙。赵聪左手拔出匕首,长刀回环,直接砍下了浑离奴的脑袋。

接下来,两人合力解决了另一名哨卒,而哨塔底下的两名斥候也解决了正在睡梦中的两名士兵,正在做饭的哨卒脑袋也被早已等候斥候割下。

赵聪在塔顶朝着远处山林的方向挥了挥旗帜,便见骑兵队从山林间绵延而出,继续前行。

......

龙州,原宋石堡寨。太宗淳化年间,为巩固边防,升石堡寨为威塞军。至道年,威塞军为西夏所夺,更名龙州。

龙州地处险隘山谷要冲之地,扼守贯通横山南北之要道,乃是宋夏两国交战时的重要军事通道,乃兵家必争之地。而龙州被西夏所夺后,更是重新修筑升级,比之原先的石堡寨,扩大了几倍有余,戍守士卒亦是沿边堡寨之最。

宋夏两国沿边堡寨众多,在战时是抵御外敌、巩固边防的军事据点。而在非战时,又是两国互市、屯种聚集之地。且由于西北地区蕃民众多,堡寨亦有拉拢与安抚蕃民之用。

此时龙州城内,龙州刺史野利廷石正在听着军情汇报。

由于龙州并非建国之初所设州府,而是从宋朝手中掠夺而来,又因地处边境,故而龙州并不像西夏境内其他州府一般,真正掌管一州之地所有郡县。龙州更像是一个特别设立的军事据点,管理的乃是周边堡寨。

而作为州府最高长官的刺史例由党项贵族担任,不仅行政上总领大权,在军事上同样是全权负责,甚至还担任着监察州内官员之职。与宋朝刺史逐渐转变成官员过渡之职不同,西夏刺史仍主掌民事、司法、行政、军事的权能,沿袭汉唐之制。

“刺史大人,近日以来,宋军斥候与骑兵小队出没频率极高,沿边哨所减员严重。且宋军目标明确,无论是村寨还是碉堡附近,皆不靠近,只是一味拔除我军哨所。居心不良啊。”龙州军指挥使韩伯亨多年与宋交战,对宋军颇为了解。而近年来虽宋朝边关以防守为主,但两国之间的摩擦却从未停止。甚至由于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会战,故而导致小规模的摩擦更甚以往。

宋皇赵煦亲政后,虽并未明说,但从其恢复神宗变法,大力提拔变革派官员便可看出,其并非一个安分皇帝。

而神宗时期对外的主要核心,亦是在新皇的边关政策中体现的极为明显,那就是征夏。

再加上近期边境的动作与兴庆府传来的讯息,韩伯亨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月余之前,太后恐其整顿朝纲之时为宋所乘,故而遣人刺宋军后勤总责赵烈,欲拖延宋军出兵时日。此事乃太后一意孤行,我等并未事先得知,故而对宋军动作反应迟缓。而待太后总领朝政后,方才传讯我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