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原来如此(求推荐、求收藏。)(1 / 2)

骆倩、骆蓓家的书房。

骆倩帮父亲和永辉泡了两杯茶,自己倒了杯果汁也坐下,她父亲并没有赶她走开。

“三月份就要开会,之后就是调整。”骆怀谷开始对永辉介绍情况。

“我听说了。”

“老书籍他没有什么倾向性。”骆怀谷说,永辉感觉他有点不肯定。

“这样做才是正确的选择。”永辉说。

“现在有四个可能:可能会从市里来:有两个人选,县里的副书籍老秦,还有我,你看看。”骆怀谷说着递了一张纸条给永辉。

“帮助秦书籍去市里,他应该愿意,您应该有点门路的吧?只要秦书籍在动了,不管成与没成,估计就不会考虑他了。”永辉花了5点好人点在信息系统中就骆倩父亲的事深挖了一下有关信息。

“嗯,可以。”

“县里的农机厂可以由政府来主导扶持,升级为农用车制造厂,具体事务可以让农机厂的厂长何家明来主持,让他全面负责,他在这方面是专家,也感兴趣,据说已经研让他究了好几年了,是个土专家。关键是,他的堂叔是市里的人!”

“明白了……除了县里的副书籍,其他两个不用管他,做自己的事。”骆县长自言自语。

“骆伯伯,一个好汉三个帮,懂经济的人对您最有用处,几个搞经济建设的部门最好也要是懂经济的人,不要外行来管内行,这个对您以后不利。”永辉说。

“还有吗?在家里,你可以放心说话。”

“饭店、菜场、百货商场、服装厂等等一些不敏感的单位可以尽快改,增加经济活力,这是可以立即看得见的效果,而且涉及的面不是很广,人员也容易安排。”

“是的……”

“永辉,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才几岁啊?有人教你的吗?”骆倩忍不住问。

“我平时学习任务不重,会瞎琢磨一些事,自己下场一定不行,但是给人一些建言还是可以的。”

“师爷!幕僚!”骆倩眼睛亮了亮。

“差不多吧。”

“那你帮我分析一下呗。”

“我不了解你,也从来没有琢磨过你,怎么分析?”

“简单,上学去前,我会给你一份详细的资料,五一放假回来你给我说说。”

“不敢!”

“永辉,我做你的情人可好?”

“骆伯伯,我先告辞了。”永辉爬起来就跑。

“倩儿,你怎么样我不管你,但是决不能得罪了他!也不能伤害了你妹妹!”永辉走了,骆怀谷严肃的对大女儿说。

“多谢父亲支持,我有分寸。”

第二天去了陈国琦家拜年,晚饭自然在陈国琦家吃的。

晚饭后,陈俊凯的书房里,只有陈俊凯和永辉在,自然有一番对话。

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

三月份过后,陈俊凯进了商贸局党政一肩挑,并且在他入主商贸局后的第二个月,就在商贸局下成立了一个叫‘招商引资处’,开始为县里的经济建设到处奔波。

陈国琦的大哥叫陈国伟,二哥叫陈国强,都是高中毕业。

永辉也花了六点好人点查了下他们的信息:

陈国伟一直在供销部门做一名普通的干部,直到退休。

陈国强在严打后进了公安部门,从派出所长到局长,用了五年时间,之后就一直在位置上干到了退休。

永辉也就没有对他俩提什么建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