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我_分节阅读_第98节(1 / 2)

  废黜的太子,远比龟缩在宫中的帝王更像一位君主,那他即便名义上被废黜了,却还是所有人心中的君王。

  城下陈氏执鞭质问他:“你要如何传位给我们?”

  “我会代父皇下罪己诏,将皇位和玉玺传给你们其中一个人,然后三日后在祭台自裁,但是为了城中百姓的安危,你们必须只能有一家进城。”

  第五扶昌的话无不道理,若是他们进城之后再为皇位打起来,受伤的依旧是中都百姓。

  城外的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但袁氏冷笑:“你是想让我们先在城外陷入厮杀,你好渔翁得利吧?”

  其余三人尚在沉思,第五扶昌愿意下罪己诏,亲传玉玺,那他们就不必费力杀光城中所有人,皇位也来得顺理成章,确实极有诱惑力,但袁氏说得也在理。

  袁氏是四人中实力稍弱的,他建议:“与其自相残杀,令这小子得利,不如我们将他先杀之,按照原计划进城再慢慢商议,小弟实力微薄,只愿哪位哥哥厚待小弟,封个王爵令小弟享享清福便是。”

  三人意动,再看向第五扶昌之时,眼中略泛杀意。

  “诸位,本宫在来之前,天下文人的笔墨已经在等候了,若本宫未死在祭台,死在你们进城前,那便是被诸位所害,城中百姓若有闪失,也是诸位之过;若本宫无碍,诸位自是护一方百姓平安的仁主!”

  不止是城下的四人没想到,就连李宝音复述他的话时,也是越说越激动。

  难不成我们还真要自相残杀?

  “我们四位之中,余以为,还是陈兄与黄兄最有可能问鼎中原,二位兄长还是好好商议吧,小弟都听兄长的。”

  陈氏与黄氏三句话谈不拢,两方就打了起来。

  “这二人鹬蚌相争,当真愚蠢,袁老弟这一手挑拨离间当真妙极,我若为帝,必加封你为一字并肩王。”

  刘氏话才出口,就觉得一阵巨痛,他艰难地转动眼球,是那个一直伏低做小,说愿意只做王侯的袁氏。

  “好哥哥。”袁氏把刘氏的尸体推下,冷冷地看着混战的平原。

  第五扶昌这一手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但也不错,至少给他提供了有利机会,这几个莽撞的蠢货,竟然也想与他争?

  论实力,袁氏比不过其他三个,但论心机,他们三个捆在一起,都比不过袁氏一人,他这人歹毒又心狠,清民的法子就是他想出来的,不管结果如何,他是都推了那三人在前头挡着。

  现在逼得无可奈何了,才出手。

  城外打得热闹。

  城内已经自发集结成义军,臂上系了红布,他们要杀了旧帝,拥立第五扶昌做名正言顺的新帝,然后冲出城门和乱臣厮杀。

  如今守卫皇宫的,都是广平的亲卫。

  “奉公主命,你们不得入内!”

  “我等奉的是太子命!是新帝命!”

  “别忘了你们当中有些人的亲眷还在宫里。”

  以宫墙为界,两方人马像潮水和滩涂,泾渭分明地对抗着。

  天从亮到黑,再到朦朦胧胧日从东升,血腥美丽。

  第五扶昌的身体有点凉,李宝音抱着他,给他搓着冰冷的皮肤,轻拍他的脸颊,手都在抖:“别睡太久。”

  他点点头:“我等哥哥来。”

  他很高兴,自己成功完成了任务,为哥哥争取了时间和机会。

  如果他没来,那哥哥的人马根本没法接近,只要靠近,城下的四人就会攻城屠杀百姓,再占据有利地势对他进行反攻。

  现在他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城中的人不再自相残杀,城外内斗,做这件事最好的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他,一个就是哥哥,他们代表了皇室,怀有玉玺,只要他们愿意杀身成仁,百姓自然会受到鼓舞,叛军也会为了名正言顺的帝位不得不对他们妥协。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身不稳。

  作者有话说:

第131章 第 131 章

  ◎不是,是你的东西吗你就拿?◎

  侍女当天夜里发现人没的时候, 李宝音已经赶着马车过了中州和南方交界的飞流关。

  消息传到第五扶引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晚了,第五扶昌已经抱着玉玺站在中都的墙头。

  第五扶引只略微思索片刻,就瞬间想清楚他这个堂弟到底要做什么了, 在意料之中,又不免想让人骂他一声傻子。

  一个命如飘蓬,生来不幸的人,应该对这个世界满怀恶意才对, 第五扶昌的大脑构造却异于常人。

  他除了对自己异于常人的身体构造表示过痛苦, 还有他那个身体不残缺但精神极度残缺的父亲憎恨之外, 对待一切都异常的平和包容。

  第五扶引被他带的,人都真正平静温和了许多。

  可事到如今, 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们不是没猜测过走到如今地步,围聚在中都的诸侯可能会做什么, 但他们在预判错广平真正意图的那一刻, 事情的走向, 已经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了。

  他们捉襟见肘,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能保住多少人就保住多少人。

  第五扶昌的行动, 在第五扶引的预测之中,甚至残酷些说,在他的计划之中……

  第五扶引思绪万千, 最终平静烧掉来自苍南的信, 向聂照调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