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克抵陕郡,直逼洛阳48(1 / 2)

抱怨一番后,太子李亨又不得不顶着满头冒汗的脑袋,开始重新思考。

他竭力冷静道,

“长安兵力如何?”

“启禀殿下,现长安还有八万天宝军!”

自朱元璋抄了杨国忠以来,军费开支立刻充裕了不少。

所以现在长安的天宝军兵强马壮,日日操练,还是有一战的可能的!

兵部的人还存了要悍守长安的念头,可还不等他的话说完,宰相韦见素就立刻跳出来奉劝太子李亨。

“殿下,潼关据险而守,十几万大军尚全军覆没,京师区区八万人马,安之大用啊?”

“那,韦相爷的意思是要弃守长安?”

兵部尚书乃两朝元老,此刻已鬓发皆白,见此大难之际,韦见素居然毫不犹豫跳出来要弃守都城。

他指着韦见素,半天话都说不利索。

韦见素横着眼看过去,也不反驳,

“殿下乃大唐之国本,若长安陷落,后果之重,责任之危,诸大臣谁来承担?”

一时间太极殿内鸦雀无声,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只有兵部尚书坚持的声音,仍如黎明的一声尖厉的啼叫。

“但弃守都城,同叛唐何异,何异啊?……”

“李大人慎言!”

随后,这声尖厉的啼叫也很快没了下文。

李亨被这两个人吵得心烦意乱。

他既害怕安禄山的铁骑踏进长安城来,活捉了他。

又害怕贸贸然弃城逃跑,被百姓后世戳着脊梁骨骂!

更重要的是,现在朱元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他这个举足轻重的帝王没了消息,叫他如何做决断!

万一朱元璋在前面御驾亲征,他这个当儿子的转眼就丢家逃跑。

那叫他以后还怎么做人!

当然,最后一个想法,李亨只是短暂地考虑了一下,就将其抛诸了脑后。

因为,朱元璋是真的没消息了。

那日,高仙芝在西原大败燕军的同时,朱元璋也带着八千唐军骑兵埋伏在陕郡城外。

当安守忠的部将从西原“大胜”而回,请求派军驻守潼关时。

安庆绪微一存疑,便立刻将陕郡城内存留的三万燕军也派出城去。

“陛,陛下,安将军请求从洛阳也调兵防守……”

这叛燕的部将被迫向唐军留下了“投名状”,若是不能将洛阳的兵力也调出去,怕是出了城就会被唐军一箭射掉脑袋。

安庆绪闻言皱眉,

“安守忠手里不是有八万大军,既唐军在西原全军覆没,你们十几万大军还攻不下潼关?”

安庆绪觉得哪里不对劲,可现在无论是陕郡,还是洛阳城内,到处都在传唐军大败的消息。

他觉得高、封二人还不至于有胆量故布兵败疑云。

令原本就人心惶惶的李唐臣民,散得更乱!

他将心里飘起来的疑云,又立刻按回去。

安庆绪盯着面前的部将,问,

“唐军主帅是谁?此次可押解俘虏回来?”

“启禀陛下,唐军此战主帅是高仙芝,在西原之战中被砸出脑浆,血肉模糊,命人将尸首抬了回来。”

“陛下可要过目?”

“不必了!”

见部将对答如流,唐军主帅又已死,安庆绪完全放下了心中疑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