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火铳的威力(1 / 2)

潼关,黄巷坂。

黄巷坂地处潼关城东,自函谷关东来的大道必须经过黄巷坂,其余则道尽途殚。

黄巷坂南侧仅临高原,悬崖峭壁,北侧夹河之间有一高岸隆起。就这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中通一径的孤道。

此孤道内,邃岸天高,空谷幽深。道路之狭窄,仅容一辆单车通过。

在车不方轨的谷道里,士兵难以行动。所以,黄巷坂被称为潼关要塞的第一个天然屏障。

而设置在这里的“金陡关”,也称潼关第一关。

崔乾祐几欲深入夺关,都被打得全军覆没。

此番虽有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督战,他也不敢贸贸然行动,只在金陡关外挑衅攻城。

封常清站在关隘城楼上,见崔乾祐只带了几百人马,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

不过是想故布疑云,诱他们出关作战。

封常清想到朱元璋的计划,嘴角掠过一抹冷笑,不如将计就计。

崔乾祐带部下在金陡关外,咒骂了半天。见北风呼啸,远方仍旧空无一人。

他打算打道回府!

本来进攻就是做做样子,做给安庆绪看。

忽然远方的关隘,城门打开,一队唐军冲了出来。

崔乾祐又惊又喜,连忙调转马头,假意落荒而逃,将唐军往伏击圈里带。

封常清冷笑,紧追不舍。

金陡关至关外的夹道,约有六里之长。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两方兵将,你追我赶,很快全部进入。

逐渐,道路愈发狭窄,骑兵甚至需要放缓速度依次通过。

封常清令部下停止追击,转而命人攀上南侧的悬崖。

因夹道狭窄,崔乾祐的叛军与封常清的唐军,前后几乎就要短兵相接。

但看到封常清忽然停止追击,唐军费力气去占据悬崖高壁,崔乾祐心中不解,竟扬了脑袋回首翘望。

“放!”封常清一阵冷笑。

攀上高壁的唐军皆轻装简行,除了背上背的一只圆形长筒,几乎没有任何武器。

只听封常清一声令下,一团团破风的火焰瞬间裹挟着烧焦的气味破空而来。

崔乾祐不敢置信,只见瞳孔中倒映的那团火焰越来越大,越来越近,他才堪堪反应,连忙躲闪。

一股燎原之火瞬间擦着他的脸颊呼啸而过。

崔乾祐伸手一摸,只疼得面色狰狞,隐约感觉脸上的肉似乎绽开了,像被放在油锅里绞炸一般。

他慌忙回神,大喊撤退!

但与此同时,队伍中已有许多士兵被击中要害,当场毙命!

一时间,夹道内火烟弥漫,四处充斥着烧焦的气味,哀叫遍野。

火铳威力极大,叛军又闻所未闻,被击落下马,和被惊吓落马的叛军,惶惶而逃,竟将原本就不宽敞的夹道堵的水泄不通!

前面的人踩踏拥堵,后面的叛军也难以前进。

封常清见状,立刻令步兵上前厮杀,一时间拥挤的窄道里惨叫冲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