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坦白(1 / 2)

高家不一样?

高筠婵迷茫,高家哪里不一样?

“不会的,叔叔是一品大员,婶婶和祖母都是诰命在身,我的存在就是辱了他们的名声……”

“高家就是不一样!”

高筠婵似乎被高筠姝的话震慑到了,身子竟是不抖了,也不再流泪。

“高家不是那么没有人情味的,大伯娘也是,她虽然心情不好时会发泄在你身上,但你信我,大伯娘时疼二姐姐的。”

“母亲……疼我这个庶女?”

“是!”

对于这件事,高筠姝是当真确认的。

前世二姐姬出嫁后,夫妻很是和睦,只是她婆母重病不出,就来了个姨母和表妹,总是暗搓搓的磨搓她,还常拿她庶出的身份说话。

那个表妹经常来她面前转悠,说一些丈夫以前的事情,但又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每次丈夫回来就自觉离开,弄的高筠婵不能生气不能赶人,只能默默忍受。

后来有次回娘家时,金氏觉得她瘦了不少,觉得不对劲,却问不出所以然来,便私下去查,才知府里有个多事的姨母和表妹。

金氏不是什么高门贵女,曾经还练过武防身,她可以温婉,亦可以粗俗。

当即,她就去冬林苑借了高正元的武器库,取了一把大刀扛着出门,朝着那对母女一抛,一人削掉一边鬓。

“我告诉你们,高筠婵就算时是庶出,她也是我高家的女儿,是我金灵儿的女儿,是一品诰命夫人的孙女,一品大员兵部尚书的侄女,她的妹妹还是定远侯府未来的世子妃,这辈子能欺负她的人,只有我这个嫡母!”

这一段话,当时在京中传了许久。

高筠婵还来高筠姝面前说过,把她惊了许久,因为从来没想过金氏居然能这样维护高筠婵。

而金氏这样出格的行为,大伯和祖母都未曾说她,还夸她做得好。

所以,高筠姝确定,这件事跟长辈说,一定不会让二姐姐受委屈,就是罚肯定要罚。

她估摸着,大概禁足三个月,抄抄经书,怎么也比做姑子和病逝来的好。

“我们现在回去,就跟家里说,正好今天大嫂嫂不在,大嫂嫂刚进门,要是让她知道了,只怕瞒不住外头。”

林敏敏其实口风很紧,但这前提是真心觉得自己是高家的一份子,一个刚进门的媳妇,林敏敏对高家还不够粘合,而高筠姝对她也给不出那么高的信任。

“真当可以吗?”

“你信我。”

许是高筠姝说的认真,高筠婵心一横,想着赌一把,这事根本就瞒不住,她总不能杀了整个庄子的人。

“我信你!”

“好,那待会儿要怎么说,我先跟你说清楚,你要记住,别露馅。”

马车上有水,高筠姝拿帕子浸湿,一边给高筠婵擦干净哭花的脸,一边说着待会儿要怎么跟家里人交代这件事。

“这件事最大的突破点,就是那个男人可能是北梁的探子,他本身目的不纯,只要咬死他是北梁探子,二姐姐察觉不对,试探了几次,上次去普陀寺的时候跟我说起,今日一起去庄子试探,然后发现余飞故意毁坏二姐姐的名声。”

“这样,这件事的定性就不会在女子名声上,而是北梁探子,父亲一定会立刻去试探,一旦确认就会抓起来,官兵抓捕时,告诉村民这人时北梁探子,是二姐姐发现的,还以身犯险,那庄子里的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高筠婵听得一愣一愣的,旋即她问为什么不直接报官。

“京都里出现了北梁的探子,二姐姐觉得可以大张旗鼓的报官吗?”

顿时高筠婵便明白了,摇摇头。

大张旗鼓的报官,只会让百姓恐慌,怀疑身边是不是有敌国探子。

所以,这件事只能暗地里进行。

告诉高正元,让高正元解决这件事。

“那是不是只用告诉叔叔就好了?”

“二姐姐,你觉得呢?”

“好吧,应该要先告诉祖母和母亲。”

马车回到府上,两人不紧不慢的去了延禧堂,一进屋,连披风都没脱,就朝着老太太直直下跪。

“这……发生什么事了?”

老太太嘴里嚼着槟榔,连忙吐出来才说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