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正轨(2 / 2)

高筠姝忙说自己唐突了,让清澜领着杜太医和医女出府。

思来想去,高筠姝认为往南边采买的人手,还是从府中的家生子里挑会更好些。

庄子那里的人到底比不得家生子知根知底。

“清欢清澜,门房的安嬷嬷是不是有两个儿子?”

二人对视,从对方眼底看到惊恐,立刻跪下来,嘴里喊着不想嫁人,想留在小姐身侧。

一连串的动作,高筠姝反应不及,吓得差点从小榻上跳起来。

“莫想多了,我只是需要个能南下采买的人,想从家生子里挑选。”

见高筠姝不似作假,两个丫鬟才安心起身,说起安嬷嬷的两个儿子。

大儿子在布庄管账,小儿子会骑马,被二少爷带去书院专门送信了。

高筠姝沉吟,问宁化苑里可还有未被安排事的家生子,得到回答,竟是都没有了。

“清澜,请李嬷嬷去庄子上看看有没有机灵能用的,若是没有就去人牙子那里采买几个,要有能干采买和能挖地窖的”

李嬷嬷做事又快又稳,两日后便领了五个人来府上,两个庄子上挑来的,三个人牙子那里买来的,其中一个看起来瘦的像个猴。

问了几句话,高筠姝便定下了那个瘦的像猴的去南边干采买的活。

“可有名字?”

“回主子,大家管我叫赵猴子。”

“那你便叫赵高吧。”

李嬷嬷让赵高赶紧谢恩,主家的姓氏给他做名,真真是烧高香了。

剩下的四个人,两个有挖地窖的本事,派去了庄子那儿,剩下两个都是庄子挑来的,适合在铺子里当掌柜。

高筠姝一直知道李嬷嬷厉害,没曾想竟是这样厉害。

南下采买的活一个人干最合适,不需要制衡,但挖地窖和做掌柜的最好能有竞争,相互制衡。

赵高得了吩咐和一千两的银子,便收拾两件衣服南下采买,庄子的地窖也开始挖了,两个能有管事本事的,被派去相看合适的铺子,谁寻的铺子好价钱合适,掌柜就给谁来干。

事情总算是上了正轨,高筠姝也算是浅浅松了口气。

养脚伤的日子总是百无聊赖的,除了坐着便是躺着,哪儿都不能去。

即使三个哥哥姐姐常来陪她解闷,母亲也时常在身边,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各处都紧着她这里,但一抬头便是宁化苑这看腻了的景色,总觉得有些无趣。

非要说有什么好处,便是困了立刻能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

为了解闷,高筠姝话本看了近五十册,瓷罐的花样又想了四五个送去瓷窑。

这些日子最期待的是瓷窑那里的消息,剩下的五百两银子都用来烧瓷罐了。

起初烧制带花样的瓷罐基本要毁掉近八成,毁了的瓷不能再烧,只能丢掉,到如今一窑的瓷罐毁不到一成,总算没有太亏。

清明前,如前世一样,顾北笙送来一册洛水阁的杂书。

不过这一次,书里夹了一封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