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出府(1 / 2)

宁化苑里头的姑娘们说起了高筠婵不久后的生辰要如何办,正聊得火热,下人送来了玉珍坊的糕点,说是二老爷送过来的。

高筠姝一滞,二老爷是她的父亲高正元。

半日前,她还亲眼看着父亲坠马,落了个马踏而亡死不瞑目的境地。

眼下听到下人来报,差点忍不住想起身去看看父亲,但想到大姐姐和二姐姐,还是忍住了。

“父亲是去延禧堂了吗?”

下人应是,高筠姝挥手让人下去,招呼着清澜分了玉珍坊的糕点让大姐姐和二姐姐回去的时候带走。

又说了几句话,大房姐妹二人看出高筠姝心不在焉,便寻了机会离开。

高筠姝一颗心早就飞到延禧堂去了,二人走后她便急急忙忙往延禧堂的方向去,直到看见延禧堂的匾额才惊觉不对。

正巧一身鸦青直裰的高正元从里头出来,身后跟着林氏,二人含笑朝她走来。

思绪纷飞,总归是看着活生生的人在眼前才彻底安了心。

“点心可收到了?”

高筠姝点点头,没说放小定定远侯府送来的八盒点心,总归能吃完,吃不完还能赏下去。

“你娘说夜里魇着了,方才求了你祖母,过两日带你去灵隐寺小住几日。”

高筠姝没想到放完小定她居然能这样快就出府。

灵隐寺要比普陀寺远一些,名气也没有普陀寺来的大,香火虽旺却是不敌普陀寺的大,但皇太妃领着嘉禾宗姬去普陀寺给皇太后祈福一事人尽皆知,这时便不会有人莽撞前去普陀寺。

“果然是小姑娘,小定都放了,听到能出门倒是呆住了。”

听着来自亲弟爹故意的调笑,高筠姝也故意的刺回去。

她说,父亲胡子冒出来了,还是赶紧剃剃,免得过两日母亲不带你去灵隐寺了。

说的高正元夫妇二人皆红了耳廓。

高正元这胡子,是有点说法的。

他是永安二年的状元郎,受圣上看中,一开始便入了翰林院,而后花了八年时间入了兵部,五年时间成为兵部尚书。

高正元长得俊美,两道剑眉斜入鬓,一双星目顾盼生威。三十二岁成为一品大员本就令人轻视,他生的俊美还显得年轻,瞧着像是二十来岁,就想蓄个胡子显得稳重些。

然而林氏并不喜他蓄胡子,虽没有明说,但枕边人态度有变又怎会察觉不出来,高正元因此生了剃胡子的心思,直到高筠姝说了一句爹爹变丑了,他便把胡子给剃了,再也没蓄过。

有次林氏给他剃了胡子,他觉着比长顺剃得好,便次次让林氏帮着剃,被高筠姝撞见过好几回。

“你这妮子,爹娘也敢笑话!”

“因为父亲母亲感情好,又疼女儿,所以才敢啊。”高筠姝嗫嚅着说。

高正元和林氏摇摇头,不与她继续说话,抬步往冬林苑去,高筠姝跟在二人后头,回了自己的宁化苑。

本来高筠姝应该住在冬林苑里头,但她深得老太太疼爱,幼时几乎算是养在老太太跟前,满了五岁,老太太便把离延禧堂最近的宁化苑给了她住,是小辈里头独一份儿的宠。

回到宁化苑里头,高筠姝倚在小榻上休憩,闭着眼伸手在小几上的点心盒里摸出一块糕点塞进嘴里缓缓咀嚼着。

重活一世,既然知道三年后的结局,她一定要做好筹备,避免再次上演。

只是作为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高门贵女,对她来说阻碍太多。

不能抛头露面,培养心腹也很难,重活之事不能对外人道,可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眼下自己更是才十二岁。

高筠姝倏地发现,三年的时间太紧,太紧,她不禁茫然,要怎么做……

站在湘帘边上的两个丫鬟打着眼色,谁也不懂自家姑娘放小定这样的喜日为何一脸愁容。

没容高筠姝想出什么来,下人来请,说是大少爷请姑娘们到听风阁看霓虹。

到听风阁,高筠姝抬眸看去,阁内的场景和她记忆中的重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