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耳妄听(1 / 2)

尚未破晓,李慕江便伸了个懒腰坐起身来,看到塞得满满当当的衣柜,不禁想起了昨天自己同南欣逛了一天商场,如同噩梦一般的回忆,从商场出来的时候大包小包提了数十个购物袋……

晃了晃有些发晕的脑袋,李慕江穿好练功的衣服便走到了院子里,一边练功,一边看着朝阳从地平线跳出,温暖的阳光刺破了黑夜,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李慕江有点沉迷于这种自在的感觉,但很快便到了上学的时间,他还要洗个澡,换身衣服等南欣到了再一起出门。

南欣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到了李慕江院门前,二人在吃早餐的时候,南欣突然疑惑地问道“李慕江,你有没有觉得这两天山上的落叶格外的多,好多绿叶都落下来了。”

李慕江听完后想了想说道“好像确实是多了点,大概是前天晚上刮大风了吧,我记得晚上睡觉的时候耳边轰隆隆的。”

南欣轻巧的点了点头,看了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待李慕江拿上了书包便出门了。

刚一进教室还未坐稳,李慕江便看到林楚铭带着“和蔼”的笑容走来。

“慕江啊,前天游玩的可还舒心呢?”看着林楚铭一脸不怀好意的笑,李慕江心中不禁咯噔一声,暗道一声不好,还未等回应,便听林楚铭接着说道“看你这红光满面的样子,也知道是玩的相当不错,既然如此,一会上课就由李先生来为我们昨日的秋游做一下总结吧。”

李慕江苦笑一声,就知道昨日和南欣偷偷藏在山上被笑面虎发现了,这不,报应来了。

随着上课铃响起,林楚铭说道“周末邀诸位共探李清照先生的故居,不知有何所获啊,首位发言的机会便让给李先生的本家——李慕江同学吧,大家掌声欢迎!”

伴着热烈的掌声和时不时传来的一两声窃笑,李慕江不情不愿地从座位上站起,用刻意做出的严肃而滑稽的腔调说道“初入李清照先生的故居,望着周遭的亭台楼阁,胸怀中不免有一种磅礴大气之感,随着深入小院,绿树环绕,小溪潺潺,精致而小巧的自然风光又为小院增添了几分柔美婉约之情,而后院的碧空与绿水相映,霞云同远山相依,更显自在舒怀之乐。访李清照先生的故居,如同读她的诗词,清新婉约的哀愁中总也免不了胸怀的大气与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喜爱,‘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闲居于此,怪不得写出这般诗词。”

“李慕江同学所言也即我心头所想,想必也正是同学们心中所想却说不出的浅思,那么借着这诗兴,我们来讲解一下李清照先生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言毕,林楚铭便将这首词写在了黑板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靖康之耻,国破家亡,孤身一人只是苦苦寻觅,却只见的断壁残垣,端的是冷清凄惨,乍暖还寒的时节啊,更是难以保养身子,喝三两杯淡酒吧,却怎能敌过那日暮的寒风?更不必说那满腔的凄楚了,抬头仰望,是去年飞走的大雁回来了,但曾经的一切都已经不在了,它们大概也会觉得陌生吧,想到这里更是凄然泪下……”

“同学们,旧日不复,来者可追,你们还年轻,莫要为自己留下遗憾呐,好了,这节课就到此为止,下课吧。”随着林楚铭话音落下,下课铃也随之响起,但教室中却无一人走动,诗中初春的落寞在这略显萧瑟的秋日,面对这群刚度过高中的新奇感的孩子倒也适用……

自从听完林楚铭讲解的声声慢,李慕江便有些浑浑噩噩的,南欣同他说什么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回答,后面的几节课也是懵懵懂懂的,被老师点名起来几次,却也并未悔改,搞得几位任课老师都无奈摇头,直到午休时间,李慕江才稍微清醒一点,到食堂吃了午饭,和南欣浅浅的聊了几句,回到教室又迷离了。

在读诗词的时候,李慕江总是喜欢把自己带入作者的情感,细细体悟作者在写作时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情,若是平时倒没什么大碍,但是此时他正在度魔境劫,又恰好是李清照的诗词,于是郑悠然赠送的手镯便成了入劫的引子,而李慕江受到地气灵枢的干扰,也仿佛进入了李清照当时茫然无助的状态,所视之物一会是破败的庭院,一会又回到了教室,他知道这样的状态不对劲,却无论如何也挣脱不了,渐渐的他彻底沉入了这场幻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