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夜谈(1 / 2)

虽然这样说,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现在皇帝老儿总叫他老儿,其实并不老,现正值壮年。在王贵的记忆里,好像他还有二十年好活呢。就算能改变历史,朱棣也看上去不像一个短命的样。

而皇帝长子就不同,身体虚胖,腿脚不便,除了占着一个长子的优势,实在找不出什么优点。

朱棣一直不怎么喜欢这个长子,但长子仁厚和善,恭谨孝道,却又提不出什么大的毛病。

这样挑不出大毛病的皇长子,最大的毛病可能就是身体状况了,这就是对王朝延续极大的不利。

如果皇长子在朱棣前面就死了,那一切好说。朱棣可能会避免再来一次靖难,直接挑选年轻气盛,身体健康的皇二子,朝臣大概也没什么话说。

如果皇长子没死在朱棣前面,那就很难说了。传位给嫡长子这是传统纲常,朝臣一定会支持皇长子,朱棣也不愿后世史书说他本身就是叛逆反骨。

问题就是传位给皇长子,以他的身体状况,他当上了皇帝还能当几年。万一就一两年就死了呢,到时候又得选个,新选的皇帝年轻又没有根基,旁边又有一个虎视眈眈的王叔。

他老爹就是这样的情况,造反当了皇帝,他朱高煦为什么不行?

这就是造反当家不好的地方,前面有一个成功的例子,造反的人就可以理直气壮:祖宗就这样上位的,你们敢说祖宗错了吗?不敢说,那凭什么说我?

强如李唐,皇位争夺起来那次不是血雨腥风。大周皇帝都能出现,更扩大了造反参与人选范围。

至于造反成不成功,本身就是梭哈一把,怕死就不会干这种造反的事了。

早立太子,并立太孙。两个人的时间加起来起码可以超过三十年吧,足够覆盖朱棣执政和政权交接稳定的时间,让朝臣和天下百姓在这段时间内都认可这个皇帝,认可这一族系,这就是国本。

至于太子太孙是不是能活过三十年,那是他们的命数。都这样了,还坐不上那位置,朱高煦这么强运那也就别争了,就给他吧。

早立太子,并立太孙。这也将朱高煦明面上彻底排除了他做皇帝的可能,如果他死心还可以。如果不死心,他只要将太子或者太孙两个中的其中一个斗死了就行,老实说这难度并不是很大。

总要比他老爹容易多了。

但这样就将斗争转移到了朝堂,朝堂上就迎来腥风血雨。不过,这个结果也是有些人愿意看到的,你们老朱家斗就斗,在家里斗就行了,别再搞靖难这种骚操作了。

靖难死的人太多了,完全动摇了大明的根基。蒙元还未死绝,外敌还在环视,还要来一次南北割据,中华陆沉?

至于朝堂上的事情,就不是王贵可以去操心的了。眼前这位大佛,才是能够主导事情的发展,有力量去左右朝局的人。

但这位大佛又闭上了眼睛,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厅堂内又陷入了寂静,就在王贵累得快要睡着的时候。老和尚睁开了眼睛。

“谢谢小友解惑,你需要什么奖赏吗?”

哦,还有额外的奖赏,这是要开礼包了?

王贵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你能教我功夫吗?”

老和尚这神鬼莫测的功夫,让他羡慕不已。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傍身。

不然死了钱还没花出去,老婆孩子都跟了别人。哦,对,现在还没有老婆孩子,他娘的现在也还没有钱。

“你师傅难道没有教你吗?”

王贵心情郁闷,我能告诉你,我那便宜师傅只教了我几天就跑路了吗?

老和尚看王贵心情郁结,可能有什么难言之隐,说:“功法奇妙,相差万千。可以的话,你可以给我看看你所练的功法。”

王贵从怀里掏出了那本秘籍,递给了老和尚。

老和尚翻看这秘籍,看到后面空白的纸张,不禁笑出声来:“你师傅真是个妙人。”

妙人?你全家都是妙人。

老和尚将秘籍递给了王贵说:“我也明白你师傅之意,此等功法的确比较适合你。我的功法由外入劲,与此南辕北辙。”

“你师傅教你的功法讲究聚气修身,需要勤加练习,巩固基础。不给你余下功法,怕你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