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请辰成(1 / 2)

成常侍愣了一下,笑着说:“毕竟是李师推荐的,也不好过多怀疑,且看陛下了。”皇太子笑了笑,道:“有道理,有道理啊。”说完就脱完全部外衣,上床休息了。

次日,午时,宣政殿内。

成武帝看着许靖才,对宦者令道:“许翰林真是俊才,绿袍官衣上身,十分俊逸。”许靖才执礼,躬身道:“陛下盛赞,微臣不敢当。”

成武帝笑着说:“还是太过谦逊了,以后你就在我这里当翰林侍诏,前朝的举人,还是有点屈才了。”许靖才赶紧说道:“陛下,前朝黑暗,微臣为了得以存活,隐名改姓,才能当上这翰林侍诏。”

成武帝看着他,眼神突然变了,威严问道:“那你真名为何?”“赵乾安。”

成武帝震惊,“江南丝绸皇商赵家?”,许靖才点点头:“圣明无过陛下。”成武帝点点头,“这样,你先用着现在的名字,等朕仔细查证一下赵家的事情。”

“多谢陛下。”许靖才抬眼一看,眼中露出阴狠。

许靖才走后,成武帝道:“真是不简单,居然马上拖上赵家。赵家早因与林家举兵造反而被诛灭九族。”

宦者令道:“陛下可以先留下他,然后找个借口杀掉他,绝对不可以将此祸害留在皇太子身边。”成武帝抬头看着他,微微一笑道:“李师推举的人,贸然处决掉,轩儿恐怕不乐意。”

“踏血白骨精上位,弃子绝情真帝王。”宦者令慢慢念了这句诗。

“宣李师入京。”圣旨八百里加急发往江南道青云辰州府。可圣旨出城前,又去了一趟延祚府。

江南道,青云,辰州府衙中。

正四品辰州知府秦安接下这道圣旨。他马上把自己的亲卫和通判、同知带上,前往辰山。

辰山作为辰州的代表,山高仅三百余米,但是道路崎岖,荒无人烟。但两年前自从一位老先生隐入此地,人们渐渐来到此地。

一路上,许多百姓见到三位大人徒步带着一大群家仆前往辰山,纷纷驻足观看。未着官服,难掩奇质。

“大人,前面的路埋了。”一个亲卫回报。秦安往前一看,确实是枯木杂草丛生,不像有路的样子。

同知一看旁边,有条小路,他走上前道:“大人,这里有条小路。”秦安走过去,小路齐整,虽也有草,却是整齐的。

秦安率先走在前面,大家跟在他后面。未曾行远,便闻水声潺潺。秦安知道这是辰溪,听闻这位先生常常临水垂钓,常用直钩,竟也常有鱼入彀中。他猜测这位老先生定在此处。

经过一刻钟的行走,到达了溪边。秦安赶紧寻找,竟没有人。秦安有点失望,刚要叹息时,几个樵夫走了过来,他们看着这群人,一个樵夫认出道:“这是知府秦大人!去年我家地被占了,就是秦大人帮我讨回公道的!”

众人马上叩拜秦安,秦安笑着扶起他们,道:“不必多礼,主政一方,应当为民做主。”樵夫们说完刚要走,那个樵夫问道:“大人可是要寻那垂钓老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