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锦衣卫35(1 / 2)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的这句诗,用来形容高宏图这个人,倒是有些贴切。

他作为南中三贤相之一,不仅在朝堂内不争不抢,而且事也办的极为漂亮。

作为礼部尚书的他,不止要主持朝堂的廷议,还要以阁臣的身份,帮助史可法处理大部分的朝堂政务。

这不!

皇帝上次让他重组锦衣卫的事,短短七天时间,高宏图就搞得差不多了。

锦衣卫之所以是要重建,就是因为原来的锦衣卫被打的太残了。

南京城原本的锦衣卫人数,一个百户都不满。

就这么点人,能当什么用。

没看皇帝近来需要办事,都是直接安排羽林卫去办的么。

面对这种情况,高宏图就算是从各地急调人手,重建的锦衣卫也只有不满三千人的编制了。

这种事情,皇帝也懂。

毕竟锦衣卫可不是随便找人凑数就行的。

用后世的观念来说,锦衣卫就相当于是特工了。

作为皇帝的耳目,不仅要为皇帝搜集军政情报,还要帮皇帝处理一些上不了台面上的事情。

能成为锦衣卫一员的,除了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审核。

还要保证此人绝对忠诚于皇帝。

高宏图先是召回了一些原本散落在外的锦衣卫成员,然后再从羽林卫和京营两部处抽掉了一些人才。

才勉强重建了锦衣卫的编制。

当然,高宏图之所以有这么快的效率。

和有皇帝的大力支持,绝对是脱不开关系的。

皇帝甚至是把自己的亲卫,卢二都安排到了锦衣卫,去担当新的锦衣卫指挥使。

今天的朝议,皇帝也是难得的提拔了两个大臣。

原礼部左侍郎姜日广,被皇帝放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同时加了他建极殿大学士的身份。

这南中三贤相的最后一位,也是正式入阁辅政了。

姜日广在谢恩后,也是直感当今的皇帝大度。

毕竟在当初商议立皇帝的时候,写信给史可法怒喷福王的事,可是他挑的头。

皇帝对此,也只是置之一笑。

姜日广是什么人,他心里门清的很。

自己开始没有提拔他,也是怕这货对潞王还有什么非分之想,会搞乱了朝廷。

现在么,朝廷众臣还算是和谐,没有党争的苗头。

况且马士英去了镇守黄河,就史可法和高宏图两人处理朝政,也确实是需要人帮手。

千说万说。

归根结底还是皇帝现在有兵,就算出了什么变故,杀人这事,皇帝还不会么。

除了姜日广。

皇帝也是把兵部左侍郎吕大器,加了文化殿大学士的身份入阁。

吕大器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可谓是文武兼通,对大明忠心耿耿。

但是此人情商不高,而且是铁杆的东林拥潞党,也是马士英的死敌。

当初福王刚到南京监国的时候,这货就上书了数百字来弹劾马士英。

把朝廷拥立福王当皇帝这事,直白的表示出了自己的反感。

所以本来能在朝廷身居高位的吕大器,等到福王登基的时候,也只混到了一个兵部左侍郎的官位。

吕大器今天被皇帝提入了内阁,也是脸上出现了一丝释然。

谢恩后,君臣对视一眼,一笑泯恩仇。

倒不是说吕大器是贪恋官位的人。

而是皇帝登基后的一系列措举,确实表现出了一个朱家子孙的样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