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曲辕犁54(1 / 2)

柏论立刻两口扒完了面条,飞速地看了蔡琰一眼,然后说道:“我这不是看你了吗?”

蔡琰:“……”

柏论想抽自己一嘴巴子。

你在说什么呀!

好在他还有正事可以转移话题。

“对了阿琰,有纸笔吗?”

嗯……

笔有。

但是纸有点贵。

“绢帛可以吗?”蔡琰说。

柏论想了想:“可以。”

拿到东西之后,柏论就开始在心里构想曲辕犁的各部分零件了。

汉代的耕种工具是长直辕犁。

缺点是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劲,效率低下。

一直到唐代后期,结合唐代初期的长曲辕犁发明改良形成了曲辕犁。将长直辕改为短曲辕,增加犁箭犁评。优点是犁身可以摆动,具有机动性。便于耕种,轻巧柔便,利于回旋。

这种已经称得上是完善的曲辕犁一直到建国后的八十年代都还在使用。

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工具,千年来都没有再发展进步。由此可以看出曲辕犁对于农耕土地的适应。

要是能够推广出去,绝对能提高和带动生产力。

但是话说起来……

要怎么画来着?

蔡琰认了一阵,有些迟疑:“这是什么?”

“曲辕犁。”柏论说。

“现在那些黔首百姓所使用的长直辕犁需要两头牛牵引。即便如此,仍然回转困难,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并且机动性要比长直辕犁要好。”

柏论说的话有些晦涩。

但这不妨碍蔡琰拼拼凑凑的了解他的意思。

总之就是曲辕犁比长直辕犁要好就是了。

“不过具体怎样还得看工匠能不能造出来。而且我这也只画了一个大概。还不知道能不能成。”

柏论说完后就将绢帛收起来。

“我明天找几个工匠问问。”

\\

第二日一大早,天才刚刚亮,府上就有陈氏和申屠氏这俩家族的人来给柏论递帖子,请他去赴宴。要给他接风洗尘。

府君只有一个。

因此柏论跟着谁去又是一个问题。

在小吏去通报的时候,这俩货在大门前就又吹胡子瞪眼,互相看对方都没什么好脸色。

好歹没打起来。

一直等小吏回来。

他露出一个为难甚至有些古怪的神情向二人表示,你们不用再为府君去哪家而苦恼了。因为府君已经出门啦!

“……”

出门不早点说。

柏论的确一大早就出门了。他带着王凌一块,除了要找几个工匠之外,还要找当地的百姓打听一下这几个士族的名声。

等他们到屯留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亮了。

有些小贩已经在市廛里摆了东西,这年头没什么超市商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因此消费水平也不高。大多就是一些日常用品。比如布帛米粮之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