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小钱(1 / 2)

柏论看着太师新铸的小钱,他拿在手上仔细看了看,也没说什么。

“行。”

“我知道了。”

虽然不太知道铸小钱会造成什么历史影响,但是只要上过高中学过一点政治经济的大概也能理解一个概念。

——通货膨胀。

钱不值钱之后,物价就会飞速上涨。

至于能涨多少……

一斛豆子能卖到天价。

历史书里天天都在描写中国古代人吃人的惨景。

柏论回家把这件事跟府里人说清楚之后,他们大概是没明白“通货膨胀”这个概念。但是郎君说的有一句话他们都听明白了。

家里的钱不能攒了。

得赶快拿去市集上换一些粮食。

具体原因没听懂,但反正郎君就是那样说的。

张渠有点不可置信,他又颤抖着问了一遍:“是要全部换吗?”

“对!”柏论肯定道,“全部换。”

张渠沉默了。

他这段时间其实攒了不少钱。

可是那都是他攒起来准备给郎君请大儒的呀!

“你们要是有认识的街坊四邻,也尽量劝说劝说。愿意换的就换,不愿意换的就算了。只是咱们自己还是要做好准备。”

柏论对于他自己其实不怎么担心。

毕竟他的禄米都是从司徒府上发下来的,发下来的五铢钱也是正儿八经等价等重的五铢钱。即使长安城物价飞涨,只要他肯留一留,等来日去别处的时候,他手上五铢钱的购买力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王允并非一般的公卿,他不仅是大汉朝的司徒,更是太师要拉拢的对象。

即使民间再怎么沸腾,数般苦难也苛待不了他。

张渠显得有些低落。

“……怎么了?”柏论问道。

张渠摇了摇头,艰难笑道,“没什么。只是一路得郎君护佑。自觉有负于郎君颇多。”

柏论宽慰道:“都是一家人,何必说这些?”

张渠点了点头。

赶忙拿自己攒的钱去市廛里换了点粟米。这一场灾难不知道要蔓延多久。油盐也是要准备的。好在他们自家已经开了菜园,即使是冬季来临,他们也能在院子里摘点小青菜。

办完这些后,张渠又跑去了东三市和西六市那边聚集了一大堆的人细讲这件事。

“……不对呀。”柏论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安。

【什么不对?】

柏论纠结道,【如果所有百姓都一窝蜂地去抢购粮米,市场上钱多粮少,那粮食不是一样会涨价吗?】

柏论在院子里纠结了半天。

【……难不成我办了一件错事?】

神剑也思考了一会,然后它问道,【但如果他们不去抢,会造成什么后果你清楚?】

【这还用说,肯定物价飞涨。】

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五铢钱失去购买力,再然后政府经济会失去公信力。由此衍生出来的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会崩塌,从而市场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阶段。

神剑:【所以此时不去抢,等以物易物了再去抢吗?】

【……也有道理。】

柏论点了点头。

……

……

难得的春光明媚。

今天是个好天气。

但长安城的生活环境可就不像今天的天气一样明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