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志向(1 / 2)

“没有。”柏论仍然垮着脸。

张辽思忖道,“是年龄未到?”

柏论:“这只是一个方面。”

张辽:“另外一方面呢?”

柏论:“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家中没有人了。”

这当真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连带着张辽都尴尬地张了张嘴。

他想安慰柏论,却不知道找什么话,最后只能拍了拍柏论的肩膀。

吕布倒是一点都不在意。他既没用怜悯的目光看向柏论,也不觉得他需要安慰。

但是考虑到这个有些尴尬的话题是张辽引起的,吕布想了想,觉得还是得替下属解围。

于是他开口装作不经意地说道,“没有字有什么要紧的,等你年岁到了,我便请一位大儒为你取一个如何?”

吕布当然不会空口许诺。

他话既以开口,心中便有了成算。

以他如今的地位,请像卢植乔玄这样的大儒或许有点困难,但只要他开口,朝中的一些公卿还是很乐意为这位都亭侯解忧的。

柏论稍稍有点震惊。

为什么他遇到的每一个都想找人给他取字!难道给人取字也是一股潮流吗?

不过吕布能认识的人肯定比张渠多,且官阶不会太低。

柏论实在好奇,又问了,“是哪一位大儒呢?”

嗯……

一般的当然是不行的。

要不然柏论找谁不行偏找他吕布?

于是吕布眼珠子转了一下,下一秒便从脑袋里想出来一个名字。

“你觉得高阳乡侯如何?”

高阳乡侯……

这个侯好像有点耳熟,他在哪听过来着?

他愣愣地看向吕布。

吕布以为他没听清,于是又说了一遍:“高阳乡侯,你觉得如何?”

啊……

柏论有点迷茫:“……高阳乡侯是谁?”

吕布似乎被噎了一下。

他开口解释道,“蔡邕,蔡伯喈。”

说着他又狐疑地看向柏论:“你不会连蔡伯喈都不知道吧?”

“那不能。”柏论连忙摆手。

跟随董卓的清流大儒其实不少,蔡邕就是其中之一。他性格至情至孝,亲族友邻都曾称赞他品行端正。

他是东汉的大文学家、大数学家、大天文家和大音乐家。

除了这些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他为人也颇为谦和。

据说蔡邕在家中摆宴时,有一个十五十六岁的孩子前来拜见,蔡邕不嫌弃其年龄尚幼,不轻视其身材弱小,不鄙夷其容貌丑陋。他出来迎接的时候,慌忙地连自己鞋子都穿倒了,但他却丝毫不在意,甚至看着那个孩子称赞道:“这个孩子有大才,我不如他。”

这个孩子就是王粲。

建安七子之一。

吕布还是很有信心的。

蔡伯喈毕竟与他都是董卓一党,那请他为柏论取一个字应该不是难事吧?

啊!

柏论一下子想起来了。

如果高阳乡侯就是蔡邕的话,那他当日见到的那个女孩岂不是就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见柏论发愣,吕布又问道:“若请蔡邕为你取字,你意如何?”

啊!

柏论反应过来,接着飞快地应道:“我意就是非常同意。”

“咱们什么时候取呀!”

“我需不需做一些准备!比如去射一只大雁什么的!”

他看王凌过来拜师的时候都提了一只大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