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翔(1 / 2)

十月十六日,黄玄素再次来到图书馆,开始又一天的修行。

他拒绝了东方青阳所谓的“灌顶”,在昨晚他又自行进行了三次俢行,放缓吸纳灵气的速度,同时主动排出过多的灵气,以此将自身接入自然的灵气流动与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将体内的灵气旋涡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大小,让灵气以一种较为舒缓的方式在体内流动。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难度小,日后体内灵气流转会更灵活,可操作性更强。

缺点在于修行速度慢,日后术法的力量会偏弱。

青绿色的木属绿气缓缓被黄玄素吸纳,渗入灵魂,流转变化,与五藏,血液,骨骼融合。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少阳,太阳,太阴,少阴,四者轮转。

黄玄素的生机也逐渐变化。

先是不断活跃,越发壮大,宛如在春天萌发,夏天旺盛的草木。

然后又逐渐衰弱,生机减退,直到宛若风中残烛,仅留有一点生机。

而后生机再次萌发,周而复始。

但这并不是好现象。如果真正读懂了《黄帝内经》,吸纳灵气时是没有明显现象的。

黄玄素只是取了巧,让自己的生机与灵气呼应,从而沟通自然中的灵气,让其滋养自己身躯。

距离《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和的基础都还有很大距离。

更不用说“与万物沉浮于长生之门”“苛疾不起”。

黄玄素缓缓吐出於积于体内的杂余灵气,完成了第一次成功的修行。

“你这样不行。”

在旁边看着他完成了整个过程的东方青阳眉头紧锁。开口道:

“我的‘灌顶’本质是想让你主宰体内的灵气循环。以自身为主,干涉万物,也就是所谓的夺天地之造化。”

“而你所行的是养气的方法。以自身为基,蕴养灵气,仿效自然。”

“你这样修行就必须经历自然种种。你想修成‘四气调神大论’,就要在四时循环中参透春夏秋冬。”

“而人一生又有几个春秋?”

“并没有多少。”黄玄素神情平静,双眼一片澄澈。他早就知道这方法的缺点,但他并不在乎。

“【青龙】啊,你是高高在上的神明。那你能告诉我修行是为了什么吗?”

“更强的力量?更长久的生命?还是无限的自由?”

“每一个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抽象出其中的核心,不过就是为了活得更好。”

“那活着的意义又在于哪里呢?曾有人告诉我说生命的意义要自己去赋予。”

“可我翻来覆去的想。却发现生命的意义,不过是为了追求存续。”

“个体会去追寻永生,为此不惜一切。”

“当发现个体的力量不够,便选择融入群体,试图让群体永生。当发现肉体不能永生,便选择精神的永生。”

“可是我现在已经死了。就算能复活,也改变不了我死过了一次的事实。”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那么我们末知死,又何知生呢?”

“我曾数次追寻死亡,直到后来发现,无论生死皆无意义。”

“死亡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生命不过是死亡的一场梦境。这一切不过是自然而然罢了。”

“既然如此,修行不过是自然而然罢了。无论是力量还是长生又有什么好值得追求的呢?”

黄泉丝苦笑一声。

“正因如此,我才会被认为是有心理疾病。”

“万事万物,对我来说,都毫无意义,可做可不做。”

东方青阳却不知什么时候开怀大笑。

“果然是你,你果然不是人。哈哈,这才有意思。”

过了好一会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