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血灵14(1 / 2)

“血灵”二字一出口,朱云识海之内立马闪烁起一张图鉴。

这张图鉴上标记着四个红色大字,大字似乎还在渗血,令人头皮发麻。那四个大字,写的是“血煞五魔”。

血煞五魔指的分别是血灵、血魔、血妖、血奴、血仙。

荡天鉴突然全部展现在朱云的识海内,不再仅仅是天鉴图,还有许多知识也一一陈列开,这让他的识海变得诡异起来。随后,荡天鉴给朱云下达了一个以十年为期限的任务。

朱云原本一位荡天鉴只是一部开启识海的特殊书籍,但它似乎有自己的意识一般,几乎不会受到自己的控制。

他也以为天鉴图就是荡天鉴的全部,但现在看来,似乎还有许多功能,有待开发。

灭杀血煞五魔老祖,掘其金丹,焚其白骨,毁其座台,灭众魔徒。这是朱云领到的第一个任务,但任务时长跨度,竟然长达十年之久。

可细细思考,血煞五魔是何等人物?恐怕这世间除了那些位面之主和已经登入上界的“仙”之外,无人能敌!

还要他掘其金丹,焚其白骨?只有十年的时间,这怕不是让他去送死?

但至少还是给他留有足够的时间的,如果能在十年时间内达到位面之主的水准,任务也不是完不成。

任务奖励:仙骨一根。

任务失败:魂飞魄散。

什么玩意儿?奖励就仙骨一根,仅仅一根?失败就要魂飞魄散,搞什么,这太不公平了。

喂喂喂!朱云在识海中闹腾了起来,“不要,我不要失败!”

但是识海中一片静寂,只有他自言自语。

识海静下来之后,朱云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天行常的身上,刚才自己虽然发了一小会儿呆,但不过几个短暂的呼吸而已。

可是眼前,天行常的剑都已经刺破圣堰国先锋首领的胸膛了。

“天行常,你的剑果然厉害,连我的血灵金刚之体,都被你刺伤了。”秃头先锋首领见到自己受伤,也是有些惊讶,不过更多的却是兴奋。

“我从八岁开始,就从来没有受过伤。”他说此话,证明能伤的了他的人不多,但他忽略了,他所面对之人,可是半只脚已经快登入上界之人。

也就是天行常。

“你虽然未曾进行血灵祭,但能够在我手中撑得如此之久的血灵,你还是第一个,报上你的名来,我会在我的‘生死簿’上给你记上一笔。”

“哈哈,谁生谁死可不是你说得算。但本大爷的名字,你竟然都没听过,现在就给本大爷好好记住,我乃圣堰国先锋官赵无限。”

赵无限手中长棍一指,方才被刺破的胸膛,连带身上的衣服,竟都愈合了。如此可怕的愈合能力,令在一旁观战的弟子们瞠目结舌。

“既然报了名号,那么就受死吧。”

天行常隐隐觉察了后头部队即将赶来,如果不能即使将其斩灭,等下可能会失了先机。

想着速战速决,天水剑在手中熠熠生辉。

一剑,划破苍穹,一剑,撕裂山峰道路,一剑,以无尽威压直逼面门,恐怖的力量,连守隘口的诸弟子,都感到一阵内心不住地震颤。

谁说血灵血肉强横无敌?何况还是没有经过血灵祭洗礼之人,这天剑决第十层中的第一式——剑断天涯,就是如斯的恐怖。

等那后头部队赶来之时,所看到的,一片狼藉,瘫倒地上的,已了无生机的人们,不是缺了胳膊少腿,就是没了脑袋,面目全非。

还有那些被掀翻的金鳞铁甲兽,也都已奄奄一息了。

“天剑宗竟然先有准备?”

这后头部队,可不比先头部队。先头部队主打先锋,声势浩大是为了造势,令地方心惊胆战,并且突入防守圈,以便内应外和。

也正是如此,先头部队虽然好似千军万马,却都不是精锐。

后头部队虽然人员较少,可是这阵容却大不一样,若不是天剑宗这种庞然大宗,恐怕早已闻声解散!

三人各领五百武者五百修士,还有一百铁甲牛怪,也就是说拢共有一千五百武者和一千五百修士和三百铁甲牛怪。队伍自隘口一直绵延之山脚下。

若把武者战力定义为五,把修士战力定义为七,把铁甲牛怪定义为九,那么他们足足有两万战力!

即便是指导天剑宗已有准备,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三员大将,都是韩小悠的老熟人。

韩燮、韩巢、韩琛三人,是圣堰国的讨恶将军,他们作为突袭天剑宗的后头部队,本应该与先头部队在天剑峰底合二为一,一齐点火为号,分袭山门。

但那赵无限好大喜功,急切求成,没有等他后部汇合,反而先冲上山来,致使一众将士尽数被歼。

而且,还祸害了他们。

可不容得他们多想,天行程直接下令,无数箭雨卷带火球,铺天盖地而来,宗内闸门一开,七八只荒原野兽扑至。

火光四现,山峰骤燃熊熊烧起,漫天黑烟四处飘散。

天剑护宗阵护宗之术启动,绿色光盾遮住火焰,刚刚烧起的山峰,很快又被熄灭了。

三人所带队伍一时被冲了个七零八落,天剑护宗阵开了一个小缺口,射出一道锐利的紫芒,如超长的利刃,横扫战场。

完全压倒性的胜利!

整个过程不超过十九之数。朱云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使用投掷火球的抛射器进行了精确打击。

韩氏三兄弟,在这样铺天盖地的攻势之下,竟然都活了下来。三百铁甲牛牛怪也活了下来。

他们皮糙肉厚,铁甲密不透风,在猛烈的攻击下,反而试图冲击隘口。

这是天剑宗的第一道隘口,位于天翊峰的山脚。设在这里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处是宗门的薄弱点,要袭击天剑宗,这一处最为适宜。

此处树林隐蔽,森林成群。尤其是各种高大的柏树松树结伴,队伍即便浩大无比,借着隐隐月色,也能赶上峰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