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灵獒听经107(1 / 2)

两人吃饭聊天,胡能话题绕不开藏书阁内的典籍。

“我到仙姑岭的时候,曾去过大将军庙,就是二十年前讨蛮的大将军霍元庆,当时看到将军庙荒芜,所以清扫干净,上了香火。在藏书阁看到一本《虎贲》的军士操练典籍,著作者是霍元庆,不知是不是大将?”

“就是大将军!”钟灵素平静的点头。

也不等胡能追问,她将筷子轻轻的放在止箸上:“二十年前,那时候父亲适才开始经营药庄,琅琊城比如今更加混乱无序,精怪出山,蛮族掠劫,流寇四起。很多人都眼馋药庄,是大将军带兵剿匪,又联手巡山司铲除精怪,镇压邪祟,药庄适才得以安全,琅琊县的民生也逐渐安稳了下来,再往后,就是蛮汉战争,大将军养兵千日,原本是能平息蛮祸,可蛮人派遣使臣到京城,以地宝灵材开道,这才有了双方止战,蛮族奉龙庭为上国的缔约一事。”

“其实议和不过是蛮人的缓兵之计!”

“你也知道一些!”

“没有你所说的详尽,对于大将军的生平往事。一概不知。”

钟灵素点头,继续说道:“后来的事情就是大将军在退兵的时候,遭遇蛮族各部的联手伏击,陨落在娘娘溪,你看到的兵法典籍都是大将军所著作。那时候奸相还在掌权,琅琊县大乱,大将军又没子嗣,父亲担心将军著作流失,便疏通关系,购买兵法典籍,暗中收藏了起来。”

“原来如此!”

“奸相姓甚名谁,可有后人,大将军没子嗣?”

“没有,大将军在琅琊县练兵的时候就说过,蛮族不灭,何以为家,奸相姓赵,叫赵长陵,药庄和龙庭有了关系之后,父亲也曾经搜寻过奸相后裔,想要给大将军报仇,可惜奸相子弟早就逃之夭夭。”

钟灵素的这些信息,胡能无法从程悲同口中打探得知,他越发对蛮族不灭,何以为家的霍元庆肃然起敬,对药庄的庄主钟宴也是敬佩有加。

没想到往日里面看起来,与世无争,老好人一样的钟宴私下里,确实做过如此忠肝义胆的事情。

这样想着的胡能又想到了自己推演功法,得“水火仙衣”时的一段文字。

文字说自己因为邪火凤凰的一根赤火灵羽,多了一份福祸难料的因果。

自己清扫将军庙,祭拜大将军在先,如今在藏书阁阴差阳错的阅读了霍元庆的兵法,这或许就是一份因果。自己和霍元庆之间,是善,不知道和邪火凤凰之间,是善是恶。

收回这份念想,胡能对钟灵素说道:“数日前进山,我看到了金童,还有一名蛮族巫师,他手持马儿铃,应该是控制了金童,在寻宝。”

“是这样呀,那个巫祝能控制金童,定然厉害,山里面的灵物,有灾了。”

“金童很厉害?”胡能问。

对于金童、玉女、丑郎、参娃,胡能的了解仅停留在文字及其参把子的寥寥数语上,感官里面,也就是即为灵物,自有趋吉避凶的一些感知,还有就是寻常的幻术。

钟灵素思索了一下,似在整理合适的说辞,随后开口道:“金童玉女这些灵物,擅长的都是念术,也就是幻术,念是一种情绪,也可以是一种感情或者是经历,而念术则可以几十倍的放大这些情绪,所以他们往往能利用念术,从高境的武道修者或者是蛮人巫祝手中逃脱,但如今金童被控制了,说明你遭遇的巫祝巫术很深厚,加上他有马儿铃这样的镇灵法器,实力更加可恐,往后你进山,暂且不要去蛮荒深处。”

胡能点了点头。

往后的话题,又轻松了下来,胡能说了一些下河钓鱼及其自己在搜山过程中遭遇蚁王等的事情,钟灵素立刻将之前的一些阴郁一扫而光,眼神灵动的倾听了起来。

日上三竿,清扫了宝植宴的胡能离开药庄。

…………

回到三河村的时候已经是午间时分。

站在村尾的山丘上,看着热火朝天赶工的一幕,他顿然就有高楼万丈平地起的感觉。

码头那边,雷闯采购了一批米面后运过来,灾民们在打帮手搬运。

胡能走了过去。

“柴市那边如何?”胡能问。

雷卷擦了一把汗,开口说道:“武馆、刀庄、药庄及其四海楼的需求量很大,送货来的山货基本都流向这几家,柴市的销售也很喜人。如今单日盈利都上了百两,你还要给我找一个账房先生。”

“这确实是个问题,我来想办法。”

雷卷又说道:“灾民的日常开支主要集中的米面上面,一日能达到二十两,不过以山货铺子和柴市的收入,倒也能支撑,只是今日购买米面的时候顺带去了盐行,粗盐、精盐涨价的厉害,都翻了一倍,县城那边风声传的厉害,说盐帮的盐池被洪水冲垮,往后还要涨价,如今闹得人心惶惶的,哄抢之下,盐行可能还会提价。”

雷闯这样一说,胡能倒是想起来了,柴市开业的时候,太史瑜确实说过盐田被冲毁的事情,当日没多想,可如今被雷卷提起,胡能总觉得盐行涨价,怎么看都有点人祸的味道。

雷卷叹气:“土楼、寨墙建造,都是力气活,吃的不能省,盐更是如此,我琢磨按照现在的行情,因为额外购盐,还要增加不少的开支。”

胡能有同感。

乡勇的组建刻不容缓,而乡勇的队伍中,除了挑选的流民,还有如今正在操练的三河村数百名山农、药农。

锻体的膏药、药浴的药材,村里面如今都能自产,但穷文富武,日常饮食层面的气血蕴养,同样不能少。

所以开支还会翻倍。

搞副业,开火窑,从琅琊河想办法,这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回到三河村,胡能开始着手制作诱饵的事情。

打鱼术大成,早就会诸多诱饵制作的方法,只不过以前没有尝试过。

如今取了蛟龙骨,又有莲藕,可以调制实验一下。

胡能过滤了一遍打鱼反馈到意识里面的一些制饵方法。

以血肉为引的红饵,以地龙等虫子为主料的虫饵,还有药草捣碎浸泡后的香饵等。

红饵是血肉,包括鸡鸭、宝鱼,甚至是人,胡能直接排除。

虫饵只能吸引一些寻常的草鱼、鲢鱼,吸引不了大鱼、宝鱼。

最终他选择了香饵。

药材药理,自己本就精通,在藏书阁也阅读不少此类的典籍,自己还有蛟龙骨、莲藕这样富含水泽灵韵的宝物,制作出来秘方香饵,难度理应不大。

…………

秋高气爽,胡能身处在仙姑岭南侧的蛮荒森林中。

森林中时时传出各种不知名的鸟鸣兽啸,但放眼望去,除了一片片遮天蔽日的密林,什么也看不到。胡能、狼狈沿着娘娘溪的一条支流前行,行至浅滩,河水清澈见底,在五花石上摇曳游荡着各种彩色的鱼。

这些鱼,琅琊河中也不曾有,胡能叫不出名字,只是看它们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

有色泽艳丽,叶呈莲座状平铺地面的植株陡然出现在胡能的视线内,他面带欣喜的将其采摘了下来,随手放入背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