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斗蛐蛐73(1 / 2)

他们都还问了各自的生日,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都感觉到惊奇不已。他们还按时间排排顺序。唐浩杰是老大,唐霆龙是老二,吕媚娘是最小的。他们还称兄道弟,称妹道哥。

他们一起到小树林里面抓小虫子,还想着爬树捉知了,但想到媚娘,他们两个就后怕不已,也就不敢爬高上低了。一会儿跑到东边捉毛毛虫,一会儿跳到西边捉蛐蛐,一会儿还逮蝗虫。

他们把蛐蛐放到空地方上,它们身穿黑亮的盔甲,一对长长的触角,加上又尖又细的尾巴,组成了那只可爱的黑色战将——蛐蛐。

霆龙细心地观察:“它们浑身上下穿着又黑又亮的盔甲,显得威风凛凛!头上一对长长的触角,不时进行360度全方位“搜索”。是它的三对腿,一对比一对长,一对比一对粗,最后面的后腿不仅又粗又长,而且还长着许多小刺,让人看了不禁有点心虚。”

浩杰疑惑地问:“是公的,还是母的呢?”

“细细观察蛐蛐身体后面那几根“天线”——一根,两根!耶!只有两根尾巴,它们是公的。蟋蟀生性脾气暴躁,这两只公蟋蟀一见面,气就不打一处来,弄不好马上开战,好像它们这一身战甲真的专门是为打架而准备的。”霆龙这个蛐蛐专家科普着。

这不,霆龙刚想找个小罐,好让它们各得其“所”,里面已经“战火纷飞”了:只见它们身子往后一坐,浑身抖动,开始向对方示威,还不时“瞿——瞿——”地叫上几声,像是在为自己壮声势。紧接着,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对方,咬得不可开交。

腿在地上蹬来蹬去,移动迅速,以至于他们根本看不清它们是怎么动腿的。动作敏捷的蟋蟀,忽进忽退,忽左忽右,斗得“不亦乐乎”,这正是它们斗智、斗勇、斗体力的关键时刻。终于,有一只坚持不住,败下阵来,夺路而逃。胜利者得意地叫了几声,不知道是它想扩大战果,还是意图根除后患,它又乘胜追了过去。看来,要“刺刀见红”了,一直紧张而又兴奋地关注“战局”的霆龙赶紧出手,把战败的蟋蟀救了出来。

一场血腥的“屠杀”化解了!

唐浩杰暗自庆幸说:“蟋蟀又叫蛐蛐,还有人叫它“促织”。有这么怪的名字吗?”这可难倒了霆龙这个蟋蟀“研究专家”。

媚娘考证着:“原来,蟋蟀一叫,就意味着秋天到了,就像在催促赶快织布做衣,准备过冬呢!小小的蟋蟀还有这种本事呀!真是“蟋蟀”不可貌视。”

“没有想到媚娘还是见多识广的,知道的这么多?”霆龙竖起大拇指,称赞着她。

吕媚娘听到唐霆龙称赞她,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像红透的红柿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他们跑到草丛中,又开始捉蝗虫,玩得是不亦乐乎。

“哥哥,你们说烤蝗虫好吃吗?”媚娘好奇地问。

“你还真的是什么都敢吃!小馋猫。”霆龙指着媚娘的小脑袋。

“我饿了嘛。”媚娘撒着娇说。

“好的,我烤的一只,我先试试看哈,你们当我是小白鼠,我给你们试试毒啊。”浩杰拿着一只,拽下蝗虫的两条腿吃,还挺香,他回味无穷地说。

“可以吃,只不过,别吃它的肚子。”浩杰想象着,蝗虫的肚子太脏了。

“好的,我也要尝尝。”媚娘和霆龙不约而同地说。

“我也要尝尝。”三个人开始了像是参加了一场烤蝗虫大宴。他们又到果园摘了很多的鲜果,玩得不亦乐乎。

正在这时,一群侍卫看到小树林里冒起烟雾,他们就赶紧过来查看。

他们三个看到侍卫向这边走来,就赶紧把柴火之类赶紧拆除,把这些东西放到附近的坑里,他们也赶紧躲藏了起来。

侍卫走过来一看,只有一些烟雾,也没有见着火的痕迹,怎么没有人,他们也感到很奇怪。他们分头找,找了好大一会儿,也没有找到其他的线索。既然没有火情,他们就放心地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