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建兴元年的总结和展望49(2 / 2)

刘禅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一系列人名。

马谡自从相父诸葛亮推荐马谡到身边之后,从无到有建立炎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设了蜀锦纺织工场、织机制造工场、水力缫丝厂……作为这些生产力发展一线的指挥官,马谡做得的确不错。

这些事情,对于“难当大任”的马谡来说,可能是最适合的职位了吧。

不过,距离马谡失街亭还有xx年,警钟长鸣!

刘禅在最后,画了一个浓重的叹号,表达着他心中激烈的情绪。

至于蒲元,不愧是刘禅在未来留学时候,最看好的技术负责人,从接手水力缫丝厂的设计,短短几十天之内,就建设完成。

这位技术大佬,可能是“武器代差计划”中,最重要的技术领导者了。

子龙叔吗,今后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量在后方教练新兵吧,少上战场,这样也许能够多陪子龙叔两年。

还有诸葛乔,这孩子从布庄里面一边儿做账房,一边儿抱着《货币银行学》啃,不时还给咱写学习心得。

不愧是诸葛家的人,令人羡慕的智商啊……

刘禅写下了一个个名字,并在每一个名字后面,都附上了一堆碎碎念。

除了技术之外,人才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蜀锦纺织工场、纺织工场聚集、蜀锦织造城……

刘禅将这些关键词写在了一张纸上,并用一条横线将他们连接在了一起。

兴建工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作为结果,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刘禅清楚的明白,能够形成“武器代差”,固然需要制作出火枪和火炮的技术。

但同样十分重要的是,炎汉要有适合军工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

而生产关系的调整,大批的自由工人,是军工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成为了工人,这个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说,比第一台小花楼木织机、第一台水力缫丝厂,还更有历史意义。

今年的大批农民离开土地,成为工场的工人,是在秋收之后发生的事情,吸引这些农闲时候的农民进入工业,并不耽误农业的种植。

同时又用生产出来的产品蜀锦,从江东地区换来了大量的粮食和蜀锦。

等到明年春耕的时候,这些农民至少要有多少返回土地,如何进行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平衡,这也是一个需要应对的问题啊。

刘禅挠了挠头,这个问题,越想越是复杂……

就在此时,刘禅背后传来了轻柔的脚步声音。

“陛下,当心着凉。”

张星彩行手轻脚地从背后走来,将一件蜀锦织成的披肩搭在了刘禅背后。

刘禅反手想要抱住张星彩,却忽然发现,张星彩的手臂上裸露在外,散发出丝丝寒意。

“回吧。”

刘禅站起身,甩了甩脑海中杂乱的思绪,转过身将张星彩公主抱起。

走向了寝宫之中,走向了那张温暖的大床。

寝宫之中,炉火烧的正旺,驱赶着冬日的寒意,似乎又回到了穿暖花开的时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