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国还是家?这不是一个问题45(2 / 2)

比之平日里惯常见到,绣娘纺织的速度,快慢简直是天差地别。

大概这小花楼木织机一个时辰的功夫,便能够远远超出平日绣娘一天的成果!

这个倒是和蜀中邓芝和杨仪所说的速度,大概相仿。

张温在思索的时候,耳边又传来了杨仪的介绍声音:

“如今,在炎汉,这样的小花楼木织机,已经有一千台左右已经投入了使用。

“您了解到这些之后,还会对炎汉蜀锦的生产能力,表示怀疑吗?”

杨仪这两句话问出,突然发现,面前张温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无血。

张温不是傻子,傻子不可能被孙权派到炎汉,主持两国之间外交的事情。

张温脸色变得苍白,他的本意,不过是为了报当年邓芝在吴国的朝堂之上进行反驳的仇怨,并且代替主公孙权,探查出来炎汉的综合实力。

可当张温亲眼见识了小花楼木织机纺织蜀锦的速度、杨仪介绍的如今投入使用的小花楼木织机的数量,张温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几个问题:

如果蜀中能够如同实现杨仪所说的条件,那么蜀中出产的蜀锦,会逐渐比现在卖到东吴的蜀锦,数量上要多得多。

对于张温来说,蜀锦织造的效率的提升,不仅意味着炎汉综合实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炎汉的蜀锦增多,江东就要拿同样多的粮食和铁器进行交换。

而粮食和铁器又都是实打实的军用物资。

张温知道,按照吴国孙权的意思,准许江东士族,使用粮食和铁器同蜀中交易粮食。但绝不准许江东士族,用粮食和铁器,和这么多蜀锦做交换!

但张温不仅是吴国派来蜀中的使者,张温同时也是江东张家掌舵之人!从江东张家掌舵人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期望蜀锦产出的越多越好,会更有利于江东士族在倒卖倒霉的鹅时候赚钱!

一边儿是吴国的整体利益,一边儿是江东张家的利益,张温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

“我现在就要请求和丞相诸葛亮见面!”

张温看着面前的杨仪,严肃道。

……

会议室。

“惠恕作为朋友,远道而来,有何吩咐吗?”

诸葛亮看着面前一脸兴奋的张温,平静地问道。

诸葛亮现在正在蜀锦博览会的现场,方才听到杨仪差人传来消息,连忙答应了张温会面的要求。

“诸葛丞相,方才我在威公的引导下,参观完了蜀锦和蜀锦织造的过程、又听到威公讲述蜀锦的产量。”

诸葛亮点了点头,微笑着看向张温,等待他下一句发言。

“我一向听闻丞相您的名声,但从来没有想到过,您不仅对军事的指挥,有着非凡的理解,对机械和纺织机器的制作,还有着如此巨大的天赋啊!”

诸葛亮听着张温所说,心中明白,这是张温理解错误了,将小花楼木织机的功劳,一股脑地认为是诸葛亮领导下做出的。

可是,这些事情,是皇帝刘禅用在未来留学时候,学习到的知识引领炎汉实现进步的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