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诸葛亮的唯一缺点38(1 / 2)

三国时的南中,大致相当于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和缅甸东北部。

南中这个地方,开发程度有限。山高坡陡、森林密布、猛兽出没。居住在南中的人们,大部分都过着原始的采集、渔猎生活。

因此称呼他们为南方蛮族,称呼南中为不毛之地。

刘璋时期,对南中各郡的管理非常弱,到了刘备进驻益州后,才开始对此地进行有效的管理,派了几个太守过去治理。

但是,刘备在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他的更紧急的事情是伐吴。暂时对于南中的管理,还提不到日程上。

究其原因,就是南中这个地方,管理艰难,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但治理的很好,也难以产出足够的赋税。

治理南中,是典型的高投资低回报的地方。如果不是南中诸郡听闻刘备去世的消息,大张旗鼓地反叛炎汉自立,甚至北上进攻,刘禅和诸葛亮甚至都不想去征讨他们。

御书房中。

赵云指着地图,向刘禅、诸葛亮等几人介绍了这几个月在南中征战时候的见闻和感受。诸葛亮和刘禅不时的提问补充。

在很短的时间内,南中诸郡的风土人情,就已经栩栩如生了。

刘禅看着地图,心中大喜:

“子龙叔,丞相曾经说过:

“如果条件足够充足,期望在明年五月的时候,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平定南中的叛乱。

“这半年的时间,我期望您能训练炎汉的军队,适应在南中征讨的条件。”

赵云听着刘禅的命令,抱拳拱手称是。

刘禅的目光又看向了相父诸葛亮:

“除去日常的政务之外,相父您还要多多辛劳,为征讨南中储备钱财、粮草、武器和士兵。

“按照我的意见,如今我们需要平定南中的胜利,来提振炎汉上下的士气。

“因此,为了这个胜利,我们应当举全国的力量来完成它!

“使用‘红黑榜’激发豪族的力量,使用炎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盈利来招募士兵。

“如果可以的话,在不久的蜀锦博览会上。

“我们使用蜀锦,购买江东的粮食、铁器,招募工匠。”

“等到明年五月,朕亲自为相父出征,祭祀祝福!”

……

江东。

一块儿名为“诸葛布庄”的牌匾,悬挂在水乡里背街的一个小院之中。

邓芝坐在后院中,核查着账目。

果然如丞相诸葛亮料想的一样,这番出使江东,即便一切顺利。邓芝也被孙权以选择出使人员的名义,留在东吴了很长时间。

因此,邓芝便算是被诸葛亮抓了“劳工”,到“诸葛布庄”之中,帮忙居中指挥,核查账目,扩大规模。

这番出使江东,邓芝才算是明白,蜀锦在江东之中,究竟是有多么的畅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