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水力缫丝厂和孙权的回应29(1 / 2)

刘禅在马谡面前,演示了各种齿轮之间的神奇又精妙的配合。

看着马谡瞪大的双眼,刘禅心中的情感十分复杂。还好,刘禅自未来留学归来,带着无数的机械方面的知识。

“看好了。”刘禅提醒了一声马谡,便伸手将面前的“水力缫丝厂模型”拆开,然后再从马谡的面前重新组装。

从湍急河流中运动的水车,再到水车连接的木杆,再到木杆那一面的齿轮,通过复杂又有序的齿轮组,将动力传到河岸旁边的一个模型小屋之中。

模型小屋内,一个长长木杆悬挂在半空之中,带动着一排排轮子永无休止地转动。

那一排排轮子上,隐隐约约有细密的丝线正在缠绕。这就是刘禅制作的“水力缫丝厂”模型。

平心而论,缫丝厂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主要的生产,只需要一个在厂房悬空的梁,带动轮盘的转动就好。

究其根本,缫丝厂只不过是一个轻工业中,最为容易实现的一种工厂了。

从轻工业,再慢慢过度到重工业,符合一般的规律,也是刘禅心中的想法。

当然,马谡并没有理解刘禅所有的想法。

马谡只是看着刘禅将面前这些复杂又精巧的装置拆开又组装,双眼瞪的又大又圆,莫名其妙的感觉厉害,但又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刘禅看着面前马谡似乎没有反应过来,心中却并不十分着急。

其实马谡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毕竟马谡从小学习的是经史子集、兵法人谋,而不是机械或者物理。不太能够看明白面前的东西,也实属正常。

虽然理性告诉刘禅,马谡对这些机械的东西并不明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刘禅心中还是隐隐约约有些不舒服。

在历史上,齿轮这个零件,其实很早就在华夏的历史上出现过,但直到千年之后,也没有如同后世的西方,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

刘禅轻声叹了一口气,他在后代留学时,曾特地去往带嘤,实地查看过机械时代早期,工业遗址的残留。为了可能的回归,做准备。

刘禅至今还记得,亲身踏入了带嘤残留的古老工厂时候的震撼:

那个工厂,没有电,也没有蒸汽机,只是一个河边的水车,依靠复杂而古来的传动装置,便带动了一个工厂,百十张织机。

可能,华夏从来没有将齿轮和工业结合起来,是因为华夏最富饶的地方,没有这么充足的水力条件吧!这是刘禅脑海中曾经的一个想法。

不过这些事情,在刘禅在现代留学,穿越返回了东汉三国,而且成为了如今具有丰富水力资源的蜀中的最高长官,一切变得都不是问题。

蜀中的地势崎岖,果然是一个缺点,但也是一个优点——水能丰富。如果依靠这蜀中这些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便是太好不过了。

便如刘禅曾经考察过锦江,他知道,锦江河畔,便是他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工厂选址!

从人力到水力,从工场到工厂。这个曾经在历史上,经历过无数年岁探索的路径。

在炎汉建兴元年的秋风中,浓缩成了刘禅教授给马谡知识的一个又一个时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