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诸葛布庄,遍布天下(1 / 2)

“蜀锦的销售,最基本的市场就是江东和北方。”

刘禅踱步,走到了地图旁,用手指了指江东和曹魏的地盘,

“如今天下虽然还没有全部安定,但曹贼和江东的内部,已经相对安定。

“世家大族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沉迷享乐,蜀锦制作的衣服华丽名贵,正是他们所追求的。

“在江东和曹魏之地,蜀锦一定能够受到他们的欢迎。”

诸葛亮、马谡和杨仪听着刘禅所说,都点头表示赞同。蜀锦的优点,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

只不过之前是因为蜀中的蜀锦产量有限,在刘禅提议建设了锦江纺织工场和小花楼木织机之后,蜀锦的优势被无限扩大。

刘禅看着他们脸上的兴奋,心中轻轻叹了一口气。

所谓物以稀为贵,在蜀锦大规模织造出来,抛向市场之后,很快就会慢慢贬值,变得不再那么值钱。

当然,和蜀锦的生产成本,相比,总会是赚的。

不过,蜀锦除了是达官贵人身上的衣着之外,还具有一个极大的优点:

相对便携、数量稀缺、容易判断价值、可分割!

这些优点,都指向了一个刘禅在未来留学时候,每天都打交道的物品:钱!

刘禅知道,在东汉三国年间。虽然已经有了以朝廷信用为依托,铸造的铜币。但在战乱年代,皇帝都无法保证能够见到明天的太阳,朝廷的信用更是无从谈起。

每一个割据一方的政权,都会选择铸钱来充当军费,而在铸钱的时候,大量掺杂了其他金属。

金属货币过分膨胀,导致在民间,货币的信用极底,此时使用物品布匹,尤其是蜀锦,不能能够在市面上同等于货币使用,甚至在大多数时候比“铜钱”还要好用。

这就是蜀锦的另一重好处!

刘禅继续道:

“另外,大家也都知道。

“蜀锦名贵,又方便分割,在民间,也多被人用作交易的筹码。”

诸葛亮、马谡和杨仪听了,连忙点头,等待着刘禅的结论。

“朕提议,相父着手设立一个‘诸葛布庄’,在华夏之地兴建。

“未来,更是要沿着汉朝曾有的丝绸之路不断向西。

“蜀中的全部蜀锦,可以优先供应‘诸葛布庄’。”

诸葛亮听着刘禅所说,双眉猛然间皱紧:

“陛下,万万不可!

“臣一心为了炎汉复兴,怎能够为自己兴办……”

刘禅抬手,阻止了诸葛亮继续说下去:

“如今的炎汉,只有相父的名望能够响彻整个华夏。

“你们说,对吗?”

刘禅用疑问的眼神,看向马谡和杨仪,二人听着刘禅所问,都是点了点头。

除了诸葛亮作为如今炎汉实际上的二把手之外,也是炎汉朝廷中,唯一真正出自名门望族的一个人了。

诸葛亮出身琅琊诸葛氏,先祖丰曾经就在西汉元帝时期,做过秩比二千石的大官。

叔父诸葛玄,更是曾经担任过豫章太守。

诸葛亮不仅出身望族,更是在江东和曹魏,都有着做大官的亲戚。

兄长诸葛瑾初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等到几年后,孙权称帝的时候,更是升任吴国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族兄诸葛诞更是在魏国更是历任吏部郎、御史中丞、尚书。

贯读历史,刘禅知道,诸葛家三兄弟虽然分侍三主,这三兄弟也都算得上忠诚,没有因为家族的亲属关系,耽误了国家大事。

刘禅看着相父诸葛亮脸上的依然存在的犹豫之色,继续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