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若是如此,三兴汉业,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2 / 2)

如果真的能够像刘禅所说的一样,那么用钱砸,这些所谓的蜀中豪族,便是最好的方法。

只不过,真的能够如同刘禅所说吗?

马谡和杨仪的眼中,都流露出了不信任的目光,他们并不相信,这个一向以斗蛐蛐闻名的少年皇帝,能够令蜀锦的生产,提高十倍。

丞相诸葛亮听了刘禅的话,脸上笑开了花,既然刘禅敢说,他就敢无条件的相信。虽然在诸葛亮心中,也感觉刘禅所说,太过于出人意料。

诸葛亮朗声笑道:“若是真如陛下所说,那便是天佑炎汉了!”

刘禅目光严肃,看向诸葛亮:

“相父,朕想要成立织造局,负责统筹蜀锦等丝绸品类的一应事宜。”

诸葛亮听着刘禅所说,连忙点头:“陛下考虑专门设置机构,再合理不过了。”

刘禅点了点头,又问道:“只不过,织造局草创,所需银两金钱,是从内库中出,还是从国库支出?”

所谓国库,便是国家钱粮储存的地方,由丞相府统筹;

而内部,便是皇室钱粮储存的地方,直属于皇帝刘禅。

杨仪听着刘禅问询,心中突然明白,为什么陛下要到丞相府中,原来是要钱来了!

杨仪心中不快,看了一眼诸葛亮,低声道:

“陛下,如今战事紧急,国库空虚,只恐怕国库之中,很难拿出太多的钱粮,支持陛下兴建织造局……”

诸葛亮挥了挥手,打断了杨仪所说。他的心中,和杨仪所想又有不同。

要知道,投资和回报是对应的。若是今日陛下草创制造局,国库之中不出资,那么等到今后织造局赚钱了,国库也无法分得红利。

虽然说诸葛亮相信,以刘禅的性格,一定会将钱拿出来,用于北伐大业,但若是国家的开支,一味地动用皇帝的内库,日后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先帝。

“陛下,诚如杨仪所说,如今国库空虚,所有的钱粮都被用于必须的地方,很难为陛下分忧。

“不过,臣愿意派出三百名技艺精熟的蜀中绣娘,和五十位能工巧匠,帮助陛下完成织造局的草创。”

刘禅听着诸葛亮所说,心中一动,看来,相父也是早就已经准备推动蜀中蜀锦纺织的发展了,否则也不会有如此多的蜀中绣娘和能工巧匠以供差遣。

刘禅点了点头,对相父提出的方案,表示了赞同:

“就如相父所说,织造局所产利润,五成交由国库,四成交由内库。

“剩下的一成,便可以作为奖赏,以贡献大小,分配给蜀中的豪族。”

刘禅说完,杨仪和马谡都是一愣。

分明是摊牌成本,怎么就说成了是对豪族的奖励一般,若如此做,又怎么能够得到蜀中豪族的支持?

刘禅并没有和杨仪、马谡解释,又道:

“第一任织造局的局长,便由幼常担任吧。”

马谡听到刘禅点将,心中纵然是老大地不情愿,但想着不过是陪着少年皇帝过家家,也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便答应了下来。

诸葛亮在一旁看着,笑容中仍旧是充满慈祥。和杨仪、马谡不同的是,诸葛亮对刘禅有着足够的了解,又知道刘禅曾经到未来留学,对刘禅有着充足的信心。

难道说,未来的世界,蜀锦的纺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若是真的如此,那么三兴汉业,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