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若鸿翩然(三)(1 / 2)

白天恒觉得这是合适的,一个质子的命,却除去了他心中的大患。可是他又是老谋深算的,这个上官鸿若毕竟是一个绝顶天才,虽然他交了剑,但他还活着,以他的名声在白国在上官家的号召力,不次于这柄冷冰冰的剑。

“可是,寡人已经下令要严惩这个秦国的细作了,你突然给寡人送了这一份大礼,寡人竟不知如何是好了?”白天恒故意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看向上官鸿若。

聪明如上官鸿若,又怎会不明白,这白王的暗语呢。他叹口气,伸手抚摸了一下,自父母死后一直陪伴他的宝剑。答道:“草民是赵政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论赵政做错什么,都是我这个当师傅的没有教导好他,草民愿意代他受刑,还望,王上不要为难他们母子二人。”

“好!”白天恒大喜,道,“来人!白国查处秦国细作一案,经查明,此事于秦国质子赵政毫无关系,皆是上官鸿若一人背祖忘恩所至。”

白天恒思考了一下,继续道:“上官鸿若本应处以极刑,念在起父母曾为捐躯之大义,赐毒酒一杯,以全君臣之义。”

上官鸿若听到这,只是冷笑一声,轻轻的摇摇头。这样的王,这样的国家,自己原因不能涉足朝廷而觉得悲凉,如今看来,便是上天全了他这份君子之心。

阴暗的牢房里,掌事太监拿着毒酒,叹惋道:“公子,为何如此不在意自己的性命。老奴,不解。”

“老大人,我幼时第一次进宫,就见过您。那时我以为我是个健全的孩子,还跟您说过我想成为向我父亲那样建功立业的人。”上官鸿若说着,眼里多了一丝笑意,但随即又有些落寞。“但是当今的君主,却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他更在乎的是一些杂碎小事儿,而不是家国大业。说句不敬的话,他比不上秦国的王。”

老太监听他这么说,吓得赶紧制止道:“公子,可不要胡说,君王之心可由不得我们这等人胡猜。”

上官鸿若不以为意道:“我都是要死的人了,有什么不能说的。他既想用我,又忌惮我的才华和我背后的上官家,一直以来也怀疑我不上朝廷是在密谋着什么,并非是因为先天的心疾。他三番五次找赵政麻烦,也是为了逼我出手救这个徒弟。我与政儿,互相是对方的麻烦,但他却让我觉得,我活着是有意义的。”

老太监叹口气道:“你这孩子,只有你不松口,国君也不会真的拿你怎么办。”

上官鸿若摇摇头说:“我不想最后只是死于疾病,我希望能有人记住我,能让我不是只在庭院里了却残生。”

老太监无奈,只能递上那杯毒酒,叹息道:“那公子便上路吧。”

“好。”

上官鸿若没有一丝犹豫,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他走到堆满草的破床边,安静的躺了下去,理了理衣衫,静静的闭上了双眼。“吕兄,我没办法看到你说的宏愿了,那便让政儿替我去看吧。”

鲜血顺着他的嘴角留下,他痛苦的紧缩眉头,生命也停止在这一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