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坐而论道35(1 / 2)

独学则无友,孤陋则寡闻

思云郡主虽然身在王府,身边也有许多修士,但三仙观的同门确是第一次遇到

而且当初阳元子只传下了《观云自在经》、《御云术》和《青云剑诀》便离去了,她现在若论修为境界是道体境巅峰,三仙观修行功法上的经脉窍穴都已经打通,丹田肥沃气海宽阔,真气如河在体内奔腾

可论道论的不只是境界了,心之所思、发之于声,己声入他耳、声声叩问,他声如己心、声声思索。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便是‘共鸣’。‘共鸣’需要双方能准确的表达和契合的理解,最后彼此认同,这才算是一次‘共鸣’

若是同道才可‘共鸣’,也只有同道才有‘问道又先后’之分

思云郡主有些期待的看着这个雄壮的黑道人,不愧是翠云峰大师兄,争道之势当仁不让!若是自己道不如人,叫他一声师兄也是心服口服的

“有何不敢!”

见思云郡主一口答应,任耕实微微一笑。“我只是在三仙观前的问道路上,早些问道明心罢了”他看向岑六郎,“但我与师弟一同出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这师弟道号尘留子,论境界我不如他,故此...”

岑六郎看穿了任耕实眼底的狡黠,点了点头

“故此还请郡主与尘留子一论,若是他输了,我也一并真心叫你一声师姐”

思云郡主看着谦逊的大师兄点了点头,她冲着帷幕一招手,钟磬琴瑟又响了起来

“刚才郡主曾言阳元子师伯与齐王论道,不知所论何题”?岑六郎接过话来

思云郡主笑了笑,心中明白这是岑六郎有意相让,“师尊赐下道号‘思云子’,虽还未筑基不敢自称,师弟喊我一声‘思云’便好”

“师妹倒是胸有成竹咯”?

思云郡主颔首不应,檀口轻吐出一道偈

“不二”

她顿了顿,又说道“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

我之鄙见,世间万物,有与无、长与短...诸如此类,名至实两两相对,这便是道之二也

‘不二’便是消除掉这些对立,视有为将无,视无为将有”

思云郡主举起一酒盏,接着说道,“例如这酒盏,若是盛满了酒,虽满溢,但终将失去这满杯酒水”,说罢一饮而尽,又说道,“若是酒盏空了,则虚怀若谷,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思云郡主看向岑六郎“‘不二’便是如此,执一见二;知无用之用,月满则亏之理;晓有无之变,合第十四大有之挂,离上乾下火天大有”。

岑六郎也端起一盏酒把玩着,青色浊酒在杯中摇晃

他突然想起此次前来的目的,笑了起来

“师妹,若是我赢了,还有两件事相求”

“好,只要不是让我出嫁。朝闻道夕死可矣,师弟若有高见,莫说两件,十件又何妨”?思云郡主笑了起来

十年前,赴北境甲子之约的阳元子路过此处,心有所感卜了一卦,得下乾上离,就是“火在天上”,大放光明,照亮万物。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之大宝日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故此拜访此地人财最旺者,也就是齐王

阳元子见到齐王,言谈之间有收徒之意,阳元子出题‘不二’

齐王一介凡夫,懂什么“不二”呢?

阳元子让他召集家中子侄前来谒见,遍观诸子嗣,虽灵慧但擅伪屈心,道心不通

齐王再召家中旁支、甚至仆从佃户的子嗣前来,结果还是无缘

阳元子就在昨夜岑六郎二人住的地方结庐而居,阅尽千人皆不是,正欲离去心神一动‘子侄中没有,不见得女孩中没有啊’

于是思云郡主见到了阳元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