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衣冠禽兽(1 / 2)

“你们谁看到陈红袖去哪了?”

杨青山目光扫过众人,指着那空缺的位置,直接开口询问:

众人这才注意到那空缺的座位,一众学子纷纷摇头。

“不太清楚。”

“记得她早就出去了,然后就一直没有回来。”

“或许是去如厕了吧。”

“………………”

众人议论纷纷,有几个提出猜测,却没人确切知道她的下落。

此时在后面旁听的一位先生站了出来,提议道:

“她可能有什么急事走了,没来得及告诉私塾,我去问问看门的。”

“你们先讲,我去问一下。”

“劳烦了。”

杨青山微微颔首,学生私自离开虽然少见,但并非没有发生。

目前还是讲课重要,不能因为一个人耽误了其他人的学习。

想到此处,他拿起课本开始继续演讲。

“各位翻到第三章,咱们继续上节课讲的。”

“考官在此出题,一般会…………”

杨青山继续讲,台下学生全神贯注的听。

课程开始过了一柱香,先前那位先生就跑了回来。

他神色慌乱,语气急促道:

“看门的没见陈红袖出去,其他地方也找过了。”

“整个书山斋都找遍了,到现在也没找着。”

此言一出,整个教室都为之一静。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也是茫然失措。

既然没出去,私塾里又找不到。

那这人能去哪?人间蒸发了吗?

杨青山听着他的描述,心里突然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难道陈红袖真被什么强人掳走了?

又或者突发疾病,晕倒在某个角落了。

不管哪种可能,都必须尽快将人找到。

念及至此,杨青山当机立断,吩咐道:

“这节课先不上了,大家一起出去找找。”

此言一出,学生们顿时迫不及待出了教室,四下散开寻找起来。

杨青山也跟了出去,目光开始四下搜寻。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学生们便纷纷回反。

“没找到。”

“哪儿都没有。”

“……………”

毕竟这书山斋也不大,几分钟便可绕个来回了。

这么多人去找,却还是无功而返。

可看门又没看到她,这柔柔弱弱的小姑娘还能翻墙不成。

杨青山眉头紧锁,下意识的看向了一旁的徐靖。

“这私塾里,可还有什么没找过的地方?”

此言一出,徐靖思虑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面色顿时为之一变。

其他几位年纪较大的先生,像是想到什么可怖之事一般,一个个也是脸色惨白。

“怎么了?”

看到众人的异样反应,杨青山眉头一皱,感觉事情有些不对。

徐靖却是不答,面色凝重地转身朝一个方向走去。

他身后几名先生却是慌乱起来,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

“应该不会吧,那个东西。”

“这都这么多年了,不是说解决了吗?”

“……………”

一众学生刚想跟上,徐靖却是突然回头,沉声道:

“你们现在全部回家,越快越好。”

“赶快走。”

他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不容置啄。

一听这话,学生们面面相觑。

但他们终究没有违抗,有几人下意识就要回学堂拿书。

“不用回去拿书了,直接走。”

徐靖直接开口呵斥,语气透露出几分急切。

茫然失措中,徐靖直接带着众位先生把学生们尽数撵出了私塾。

在这过程中,有名先生似乎知道什么一样,跟着学生逃也似的窜了出去。

徐靖脸色微变,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一声叹息。

又有一名年纪较大的先生凑了上去,在他身边耳语了一番。

徐靖微微颔首,对他摆了摆手。

那人如蒙大赦,急忙也跑出了门去。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

徐靖这才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似乎生怕有人回来一样。

杨青山看的一头雾水,有些不明所以。

不只是他,剩下的几名先生也是不明所以。

看到他这般反常的举动,和那像是逃出去的两人,众人心中都有些不安。

“你们跟我来。”

徐靖面色凝重,迈步朝着私塾里走去,其他几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跟了上去。

众人绕过前方的学堂,绕过一片树荫之后来到一处隐秘所在。

此处颇为隐蔽,有树荫和一一面外墙的遮挡,寻常人很难找到此处。

而在这之后,是一面洞开的大门。

这大门显然封死多年,门前门后都积了一层厚厚的灰,看样子像是被刚刚打开。

在那淤积的灰尘之上,赫然有一串清晰的脚印延伸而入。

那脚印模样纤细,痕迹很是新鲜,赫然是个女子。

毫无疑问,那不见踪影的陈红袖应该就是进了这里。

见到这一幕,徐靖面色顿时惨白如纸,面上满是惊惧之色。

杨青山细看之下,发现地上还有几条铁链,还有数个生旧的铜锁,就那么散落了一地。

这么多锁,甚至还用铁链捆了,

这不像是要防有人进去,到像是防里面的什么东西出来。

“校长,这到底是什么地方,这又是怎么回事。”

终于有人压不住心中的疑惑,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徐靖,心中生出一股不安。

徐静沉吟片刻,面上的神情说不清恐惧还是无奈,

半晌之后,他叹了口气,这才缓缓开口:

“还要从十年前说起。”

“那时,书山斋有一位姓黄的教习。”

伴随着他的讲述,一段过往在众人面前展开。

十年之前,书山斋的教习姓黄,名叫黄宏道。

黄宏道曾在黄山书院进修,其学识渊博,为人正直。

他对学生们一视同仁,对资质愚钝的学生时常留下来耐心讲解,收取丝毫礼物,众人都赞他有君子之风。

直到有一天,一位书院的女学生在家中自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