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龙髓手炉(1 / 2)

一阵打闹过后,他们回归此行的正途,开始沿着石山里的小路继续往里走了一阵儿,估摸着申时快到了,孙卓远就近找了一个地势较为开阔的地方准备寻找草海岩结界,其他人见状也很自然的站到一旁静观其变。

只见他从随身携带的佩囊里拿出一个半尺长的龙形手炉,这只手炉和寻常手炉最大的不同就是无需明火点燃,只要默念道家口诀它就会焚香自燃,再循着它口中腾起的烟雾方向就能找到结界进出口。

如果要问起它和打开草海岩结界之间有什么关联?那还得追溯到远古时期滇之谷的杂居时代。

据说草海岩结界是远古龙族进出滇海的水陆通道,当时除了真龙一脉的皇族能够在龙身和人形之间自由切换出入滇海水陆之间,其他寻常的龙族百姓只能常居深海之中,因为他们没有人身无法离开水面到陆地生活。

其中少数修为高深或者拥有真龙一脉的龙族百姓,在修得人身后也能自如地往返水陆之间,他们的身体光凭肉眼看来与人族并无不同。

渐渐地,一些血脉不纯、修为不够的龙族也渴望走上陆地去看看不一样的族群世界,当时的龙王得知子民的意愿以后,也想着让他们出海去看看长长见识为日后开疆扩土做准备,于是就请了神族的好友相助。

龙王拜访了诸多灵力高强的神族,但是大多都担心日后铸成恶果而不愿参与,只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和身份的神族答应了龙王的求助,他用自己的万世修为在滇海东北部打造了一个悠长深邃的滇海结界。

这个结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外界无法用肉眼看到它,但是只要点燃用万年仙法和龙王真龙之须炼制的“龙焰火折”,结界的出入口就会显现,那些没有人身的龙族只要沿着隧道游出水面就能幻化出自己的肉身虚像,但是这个肉身虚像只能管十个时辰,超过这个时间没有返回结界游回滇海,它们就会显化出原形真身,一旦被异族发现就很危险了,轻则伤身、重则殒命最终的结局只能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人族自古就流传着龙族的骨血能够治百病、养精血、修灵力,那些没能及时返回海里的自然成了人族和翼族垂涎的灵药而被活擒拿甚至诛杀,他们随身携带的海中珍宝和开启结界的火折也被一同缴获。

这条秘密通道建成后,滇州的大小集市、酒肆、茶楼、歌舞坊开始变得更热闹,坊间、鬼市里那些珍奇的深海宝贝也似乎变得更多了,就连医馆、药铺里难以收集的名贵药材也开始有人变卖,更有甚者开始饲养珍奇的水族幼崽售卖到临州甚至帝都供有钱人豢养赏玩。

刚开始没人晓得这些火折的具体用法,只知道它外形精巧大概能换几个钱,有的被当做寻常人家点火烧柴的物件留作自家使用,有的被拿到鬼市变卖换点家用,直到后来龙焰火折的秘密才被一位云游至此的茅山道人发现。

那位道人用五枚贝币从渔夫手中购入一只火折,后来无意中发现只要他开始诵念道家口诀火折就会无风自燃,他拿起仔细端详之后恍然大悟,几经辗转终于在滇海东北角找到一处被上古仙法封印的结界,奈何自己道行有限无法打开,只能折返道场请师父出山。

后来道长的师父几乎用尽毕生修为才将打开结界的方法参悟,弥留之际把秘术告诉了弟子便撒手西去。

这位道长就是孙卓远这一门的师祖,自那以后他就来到滇海西北岸的无涯山上建了自己的道场——无虚观,孙卓远他们这一门也就有了自己的独门秘术“观海寻界”“寻龙唤斩”。

再后来滇之谷水龙两族的大战爆发,龙王想打开草海岩结界的隧道将滇海之水引流倒灌入城淹没滇州大陆,那位善良的神女不忍心看到无辜百姓因为帝王之争家破人亡,就用自己的灵神之躯堵住了隧道海口,接下来的事就跟民间传说的差不多了。

大战随着水族、龙族两大族群的近乎团灭而结束,零星逃走的异族余孽也从此在滇州销声匿迹。

师祖在清理战后残骸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真龙骨髓,他推测是战死沙场的龙王尸骨焚烧后的遗留,他将龙髓带回无虚观后,一直用道家秘术为这个远古的生灵超度化解怨念。

久而久之这枚龙髓似乎有了灵识,师祖开始尝试与它对话,渐渐的他们之间似乎真的能交流了,但是师父的怪异举动也让旁人担心他被灵识迷惑,纷纷请愿让他将龙髓封印。

可是师祖非但没听,还亲自下山三顾茅庐请了滇州最擅长雕刻的好手“柳鬼刀”出马,把龙髓雕成了龙形法器——手炉。

自那以后,师祖再也没有和龙髓手炉交流过,反而耗时三年之久修建“龙宝阁”,建成后这把手炉和师祖从中原带来的道家古籍都被一一收藏到阁内。

从那时起,除了历任住持和住持应允的弟子再无人能够进入,“龙宝阁”也成为了无虚观内的圣地和禁地。

关于龙髓手炉、草海岩结界、法阵开启等等许多秘事自然也就只有住持自己知道。

而孙卓远是一个特例,他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孙渣,你这手炉怎么这么奇怪,龙形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