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好再来35(1 / 1)

集团进入纺织业已经很长时间了,随着好再来服装连锁的扩张,现在在全国已经开立了3000家服装超市,这些超市主打就是质优价廉,已经包含服装的全品类(不含鞋帽),男装,女装,男童,女童这些都有,平均卖场面积都在2000平以上,单店年销售额最低的都达到1亿,好的店铺有2亿多的销售额。现在服装公司在全国已经有4个生产基地,方便在各区域的均衡生产,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月产服装超过2亿件,订单批次为周70,也就是每周都有70款服装被生产出来。现在集团的纺织厂也已经有20家,提供各类面料,辅料厂有2家,提供扣子,拉锁等辅料,辅料更多的是外购,自产不到40%。

这两年纺织公司也打报告希望上市,但我没有同意,因为现在的生产,采购,销售已经形成了闭环,除了原材料棉花等材料没有自产外,其他的都是集团内的公司在生产。而棉花已经与西疆的农场签订了统销协议,他们生产出来的棉花公司全都收购,而且价格在年初就已经锁死。对于不够的棉花从期货市场采购。西疆的棉花是质量非常好的长绒棉,价格比其他区域的棉花高10%,织出来的布匹质量很好,是高档衬衫类的理想面料。这几年纺织公司的服装也在高中低端都有生产,使用多品牌战略。低端品牌在好再来服装超市销售,中高端品牌在商场销售。好再来因为是低端服装连锁,所以店铺的利润是较低的利润率仅有20%净利率在15%左右。所以对于好再来的服装超市的上市问题,我并不看好,因为股价不会很高,产业属于夕阳产业,没有技术含量,属于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公司只所以销售还好是因为有国内最大的设计师团队的原因。几乎每天都有好几款服装面世,真正成为生产订单的不到30%,当然主要是高端的订单量减少的原因,所以整体的订单量才这么低的。

现在集团早期的产业除了纺织公司没有上市在,其他的公司早就上市了,而且集团将建筑4公司都转让出去,所以服装公司的上市问题也出现在集团的日程。服装集团现在分成设计,面料,辅料,生产,销售5大部分,能够上市的有7家公司,其中销售能上市的是三家公司,包括好再来连锁服装超市,高端品牌泽瑞销售公司,中端品牌西图销售公司。于是集团管理部将这7家公司的总经理找过来开会,就服装公司的上市问题让他们提建议。有什么想法就提出来,让集团能够在接下来的改制中更多的照顾员工的利益。而且涉及到在哪里上市,股份公司注册在哪个省,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的事情,毕竟哪个省出现个上市公司不仅税收增加,省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提高的。这些都要考量。包括各省有没有税收优惠政策,毕竟所得税率还是很高能有税收优惠会多出不少的利润,有利于公司的股价。

经过多方的协调,第一家服装类上市公司定为好再来连锁服装有限公司。首先注册地在帝都的集团大厦,建筑4公司被转让后集团大厦空出来好几层。可以将好再来的管理部门安排进来。因与不少事务所有联系,所以这次的上市审计由国内所做的,主要是便宜。德勤的话要价基本上奔着500万以上审计费用,国内所仅200万,销售额上市前已经达到4800亿,所以体量在这里,审计费外资所是不可能降下来的,国内所就能谈下来。对国内所而言200万也算是大生意啦。因为好再来这类的销售公司业务单一就是纯粹的服装销售公司,所以审计难度相对较低。要不是体量太大的话,审计费可以谈到100多万。

好再来的改制工作很顺利,实际上就是统计员工的工龄,按照工龄,职级确定可以认购多少股份。如基本员工,一线销售人员,认购基数位1000股,工龄每一年增加1000股,低于半年入职的没有股份,超过半年不到1年可以认购1000股,也就是1线员工顶格可以认购6000股,当然这种员工基本为零,因为在服装超市扩张中,基本上员工都有晋升的机会,如果6年还是员工都话那就有问题了。组长的基数是5000股,店长,副店都是基数10000股,然后再乘以工龄取整数就是实际可以认购的股数。管理部门也是比照上述的原则,先确定基数,在根据工龄确定认购的股数。总经理认购基数是100万股,做了5年,那就是500万股。股份化后,公司总股本100亿,员工持股5亿股,集团持股60亿股,上市认购35亿股,询价为9.5元每股。上市首日股价收盘15元,这家公司上市没有出现千万富翁,总经理在首日为股票的身价750万。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平均5元左右。

其他公司业务陆续股份制改造完成并上市,唯一造富的是设计公司,设计公司总股本20亿,发行上市25%,5亿股,员工认购基数是1万股,普通设计师认购基数10万股,3星级设计师认购基数50万股,4星60万股,5星70万股,总监100万股管理部门的经理也是50万股,总监是80万股,总经理是200万股。基数乘以工龄就是员工实际认购股数。员工持股25%,集团持股50%,询价为36元,上市首日收盘价96元。上市造富效果明显,出现大量的百万,千万富翁。此次7价服装类公司上市,使得大A出现鲸鱼系服装类上市系列公司。加上源泉公司,鲸鱼超市。鲸鱼系大A上市公司达到9家。鲸鱼集团持续多年成为最受求职人欢迎的公司。

集团上市筹集到的资金主要是用来扩大公司的规模,不像前世大A有的公司筹来的钱用来买理财或用来利益交换收购垃圾公司。有的铁公鸡继续10年不分红,筹来的钱高价收购母公司的资产,被股民用脚投票反对后,第二年继续定向增发募资高价收购母公司的资产。然后在股市上将股票借给别人打压公司的股票,将股民当韭菜,不断的收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