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姥家来人(1 / 1)

转眼快到春节啦,这个年代买粮食和蔬菜、猪肉是要本要票的,买豆腐的话一般会排队1-2个小时。蔬菜主要是冬储大白菜,萝卜,这个年代还没有大棚蔬菜。

白菜很便宜,2分钱1斤,一棵白菜基本上都要5-6斤的样子,这个年代的白菜是没有上农药的,有淘气的小朋友会将家里的白菜心挖出来偷吃。当然事后免不了被家长狠狠的教育一翻。

这天家里没有大人在家,我在家里,听到敲门声,一看是个不太熟悉的人,他说要买些带鱼,需要借我们家本,很多时候买菜是要本的,主要是证明你是本辖区的居民,这种忘记带本或者没有时间去取本的时候,往往跟认识的人家借用一下。快到中午时,他将本还回来。一会儿,又有敲门声,一看,是姥家来的五姨夫。姥家在廊坊下面的永清县的乡镇,五姨夫家也在同一个县,相距50多里。

五姨夫所在的村里重男轻女的厉害,现在是计划生育的年代,他们家已经生了4个女儿,为了生个儿子,在怀孕时躲到其他的亲戚家里,生完回家被大队发现,要交罚款,本身就家徒四壁,连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哪有钱交罚款,于是,他们家就借住在到姥姥家,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村,没有儿子就是绝后啦,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生个儿子,哪怕家里吃不上饭。

现在要过春节,姥姥派五姨夫来我家来要粮食。在我小的时候,姥家每年都到我家来拉些大米回去。但我在姥姥家基本上我是没有吃过大米饭的,从我家要到的大米会与村里其他人家换成玉米面,1斤大米可以换到2-3斤玉米面的,毕竟永清县不产大米,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小麦,还会种黄豆。

这次我家给了30斤大米还有些5斤带鱼、2斤肥肉。在城里的人家帮衬一下农村的亲戚在这个年代是比较常见的,城里毕竟是粮食有定量的。

我家中吃米饭是捞饭,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米饭不是蒸饭而是捞饭,长大后才明白,捞饭出的大米饭更多,而且米汤很浓还可以抗饿。

很小的时候生活就在姥姥家生活,姥姥说,我1岁时是给离家不远的一家老人带的,那时候幼儿园很少,一般都是家里老人给带孩子,或者是附近的老人给带,就好像私立幼儿园带孩子,一个月要5元钱。但家里偶然发现带我的老人每天都是把我放在小车里,放在太阳下就不管啦,所以,父母把我送到姥姥家,给姥家的粮食作为我的抚养费,也正式这种原因,在我回到现在的家里,就成为了被嫌弃的对象,因为大家在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粮食都给了姥姥家。在我的一生中没有体会过父母的爱。我是寄宿在这个家庭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的生活就是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天的长大,但现在我已经不是过去的哪个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