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选择是?(七)(1 / 2)

2017年5月7日,一位88岁高龄的解放军老战士在祝寿宴上给自己的子女后代们讲起了自己从前参军的故事,即使是听了很多遍,家人们依然愿意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再听一遍,这次与往常不同,他的孙女叫来了电视台的记者,打算录下这个精彩的故事……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我……曾经亲眼看到,一对情同手足的兄弟,因为某一个选择走向对立,他们的人生以悲剧结尾,当时是1948年冬,我所在的部队的推进受到了激烈的抵抗,我还有我的战友们能清楚地感觉到,敌人的指挥官是个军事素养极高的人,手下的士兵无论是战斗能力还是意志都是顶尖的,与之前我们遇到的,那种刚打一下就投降的部队完全是两个样子,我们被打懵了,吃了自从延安出发以来的第一次败仗。”

“那么当时您的指挥官是如何带领您和您的战友们赢下胜利的呢?”

“我们付出很惨痛的代价,我们失去了团长,损失了很多战友,那个阵地固若金汤,可以应对所有方向的进攻,而且我们的炸弹根本炸不开碉堡,火力很猛,大约有七八挺重机枪,进攻过程中,我们几乎是边打边挖战壕才接近敌人阵地的,后来我们团长打算先攻打13公里外的县城,截断敌人补给再消耗敌人子弹,然后击败他们。”

“那当时你们成功了吗?”

“没有……当时我们打县城的时候同样也遭到了激烈地抵抗,仅仅过了不到一个小时,敌人的阵地就派了一队精英来支援,前后攻击我们,我们又吃了一次败仗,不到一个小时跑了13公里,而且仅靠轻装就击败了我们,真是奇耻大辱!”

“那你们有没有试过佯攻?”

“当然试过,我们抽出一个连佯攻县城,趁精英出去支援再猛烈进攻敌人的城外阵地,虽然我们成功杀进了阵地里,但碉堡里别有洞天,里面各种通道错综复杂,敌人靠他们熟悉的地形再次痛击了我们,所以结果还是败了,连吃三次败仗……不过这次我们败的心服口服,敌人不是泛泛之辈,光是从碉堡下的地堡就能看出来……白死了那么战友。”说到这里老兵不禁留下了泪水。

“那你们究竟是如何取胜的呢?”

“是敌人自己投降了,要不是他们主动投降,我们说不定会被敌人活活耗死,然后让整个战局崩盘!”

“敌人主动投降?怎么会?您刚刚不是说他们是一群意志顽强的对手吗?”

“这就和我们团长有关联了,你有所不知的是,我们团长以前当过国民党的兵而且和敌人的指挥官是朋友!”

“既然是朋友为什么你们的团长还是死了?你的团长和他的朋友是怎么相认的?”

“这个……我想想……对!是托梦!是我团长的朋友们给团长托梦然后告诉他的,真的是邪乎啊不是吗?那一晚轮到我保护团长休息,夜半时分,团长突然惊醒大叫:阿译!”

“这个叫阿译的人就是敌人的指挥官,也就是您团长的朋友吗?”

“没错,我的团长说一直和我们打仗的是他的朋友,只要他见到他朋友一面,他就可以劝降他的朋友,这样就不会再死人了……不过我们喊了两个多时辰敌人都没有反应,似乎是不想和我们谈判想要死守到底,我当时和我团长说,团长你应该是认错了,对面根本不是你朋友,而是另外一个人。”

“不!不会的,他肯定不在阵地里而是在县城里,我要要亲自去见他,对了,我之前让你吩咐人潜入县城的来着,这下子正好可以直接找到他住的地方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