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忠孝272(2 / 2)

此时,司马澹看到弟弟先于自己封王,又大权在握,司马澹便出告兄长。

司马亮借着这个名义,趁机纠合不满司马繇专权的大臣们,将司马繇免职,并流放到辽东带方郡。

等到王乱时,司马澹站队赵王司马伦,作威作福。

其弟司马漼则参与诛杀司马伦及其心腹孙秀,由广陵郡公封为淮陵王。

齐王司马冏掌权后,诸葛太妃便上奏,言司马澹不孝,乞求让司马繇回来。

司马冏借此,将司马繇召回,而将司马澹流放到辽东。

等到,诸葛太妃去世,成都王又杀司马繇,司马澹之子司马禧已出继为梁王,便向朝廷申诉,司马澹这才回到洛阳。

后来更被封为武陵王。这其中,不用想,是梁王的政治人脉起的作用。

此时,司马澹跳出来。

司马炽很怀疑他的用心。恐怕不只是因为他自己的利益受损,后面应该还有人授意。

司马澹这种性格暴虐又睚眦必报的人,有这样的动作,确实很正常。但他也不是傻子。这时候跳出来,必然会吸引仇恨。

所以,司马澹就是打前锋趟路的。

司马炽随即给出了反应。

御史中丞缪播再次上表,弹劾司马澹不孝、擅杀等罪名。

又对梁孝王司马肜的谥号,提出异议。谋逆司马伦篡位时,梁王居丞相位,有助逆之嫌。

薨后谥“孝”不妥,应交由太常博士重议。

前太常博士蔡克,博学多才,有清正之名,应召回朝中,负责此事。

见陛下出手如此狠,朝堂顿时被这一组合拳给打懵了。

原本群情汹汹,立马缩了回去。

掌权的太傅一直没有出声。跳出来的又是武陵王,这个不受人待见的玩意儿。

所以,风波表面上停息下来。但暗地里,此事也成了新帝亲政的第一次冲锋号角。

武陵王的罪名很好找,实证也很好拿。不管是过去未了结的案子,还是近来新发的。

其酗酒无度,醉后一言不合,便易杀人。

武陵王被弹劾的事情刚出。就有河内人郭氏一门喊冤。

赵王伦掌权时,郭俶、郭侃兄弟与司马澹亲善。一日饮宴,酒后两兄弟谈及张华被杀,实为冤屈。司马澹遂将二人杀害,将首级割下,送到司马伦处,说二人有谋反之意。

陆陆续续有受害者亲人出告。武陵王罪名核算无误。

有人上奏,武陵王为宗王,当有八议。

“八议”是古代的一种律法制度,上层贵族的特权。

是指八种特殊人物犯罪后,司法无权直接审理管辖,也不适用普通律法。需由皇帝亲自裁决,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给予刑罚减免或重新定罪。

这“八议”分别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司马澹是宗王,当在“议亲”范围内。

司马炽当即下诏。

武陵王杀戮无度,本应依法诛杀,然议其为宗王,故废除王爵,贬为庶人。再,其昔日有助谋逆司马伦之恶,罪大恶极,故圈禁于惠帝山陵,为惠帝守墓,不得解禁!

对武陵王的处置,如此严厉,让很多人惊出一身冷汗。

随即,被征召的蔡克也重回朝中。

司马炽在东堂接待了此人。

蔡克已年逾五旬。只见其一丝不苟、严整的仪态,就能看出此人秉性。

司马炽不禁想到。若不是自己征召,等到不久后邺城被破,他应该也会一同遇难。

在司马炽观察他的时候,蔡克也在观察新君。

他被强行征去邺城,并没有赶上新君登基。以前的豫章王出现在朝臣面前并不多。所以,他其实对新君很陌生。

从惠帝突然驾崩,新帝继位,蔡克在邺城就一直在关注洛阳的事情。

司马炽按例与蔡克交谈寒暄一番。

蔡克言谈,确实博识广闻。只是一句话,就能引发很多诸子语录佐证。显而易见,这是个更偏向儒学的人。

也是个能干实事的!

司马炽没有跟他聊太多。这种性格,可以让他多做事,但跟他多聊天,就是受罪。

司马炽随即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图,直接向蔡克说明了自己要做的事。

蔡克闻言,神情一愣,但眼神发亮,随后又吞吞吐吐问道,“陛下,真要如此?”

蔡克的性格能做到说话吞吞吐吐这个地步,很是不易。

司马炽也明白他心中顾虑。

他说道,“君不必担忧!朕已经想过。”

“冤死之人无法得雪,作恶之人无法惩处,岂能只靠天理昭昭?此事当有人做!”

“朕为天子,当朝国君,当之无愧,做于人前!焉能视之不见?”

“虽千万人,吾往矣!”

老臣闻言,俯首一拜,“陛下之意,臣已知!”

接着他朗声说道,“若行臧否,臣有一事,请陛下先行!”

“君请言!”

蔡克一字一顿道,“当先为武帝故皇后追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