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刘渊68(1 / 2)

黎亭。

匈奴汉王刘渊的行宫。由本地大族的豪宅改建而成。

堂上,首座上一个高大魁梧的老者,便是刘渊。

其年逾五十,然面色红润,仪表仍有丰姿。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长长的胡须,飘逸光泽,色白如雪。

刘渊,字元海。其父,乃南匈奴左贤王刘豹。这一脉,称为冒顿单于之后。以汉时嫁公主和亲,故以刘为姓,称汉之外甥。

刘豹死后,晋武帝以刘渊代父职,为匈奴左部帅。

王乱时,刘渊在邺城,依附成都王。

时,东海王挟帝东征邺城,在荡阴大败。而后,司马腾联合王浚攻邺。

刘渊趁势,向成都王许诺以匈奴部相助。成都王悦,任之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

永兴元年(304),刘渊回到匈奴左部所在的西河郡离石。南匈奴单于庭也在离石的左国城。

刘渊先称大单于,又在左国城南郊筑坛设祭,建国曰汉。自称汉王,年号元熙。

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又祭祀汉室的三祖五宗。

三祖五宗,分别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汉显宗明皇帝刘庄,汉肃宗章皇帝刘炟。

至此,一个胡族建立的帝制政权诞生!

在这堂下,都是他的大臣。

有匈奴人,也有汉人。

前者如丞相刘宣,尚书令刘欢乐,御史大夫呼延翼,大司农卜豫,黄门郎陈元达。

后者如右仆射王育,大鸿胪范隆,太常朱纪,黄门郎崔懿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两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大汉。

一为刘渊四子刘聪,为鹿蠡王,抚军将军。

一为刘渊养子刘曜,为建威将军。

刘渊此时的面色略带忧愁。他举起酒爵,邀群臣共饮一杯。

酒爵里,盛满的葡萄酒色泽透亮,味美甘醇。

若是平日,好酒的刘渊定先痛饮几杯。如今物料不丰,这样的美酒也多日未饮了。

然而,他只饮了小口,便觉得食之无味。

待众人饮毕,他放下酒爵,朝大司农卜豫问道,“卜君,今次运回离石的物料,可还好?”

卜豫连忙应答,“回大王,一切顺利!”

刘渊又问道,“太尉可还好?”

卜豫再次回道,“太尉身体已然恢复过来!前次太尉身体不豫,也是心忧离石粮食。”

“今有大王在黎亭运粮,离石供给已无大碍。心疾去,身体自然也康健!”

刘渊点点头。

离石在西河郡,距此地,路途遥远,路上没有出现差错,让他心松一口气。

历时一年多的大饥荒,让并州荒无人烟。同时也让刘渊损失惨重。

好在刘渊当机立断,留太尉刘宏、护军马景守离石,照顾老幼病残,而他则带着大帐部众,直捣上党。

上党不愧是并州粮仓!

那满仓满阁的粮食顿时解决了他所有问题。

于是,刘渊停在黎亭不再走。

刚开始,刘渊想着一鼓作气攻下整个上党。但壶关山险、潞县坚城,致使大军久攻不下。

最后只得放弃前策,换用新的策略。

不攻坚城,只四处用兵劫掠,抢粮囤积。

所得粮食一部分留为己用,一部分使大司农卜豫运回离石。

但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再次不太乐观。

饥馑仍在持续。

黎亭的粮食已经逐渐被消耗殆尽。如今,多是之前出兵劫掠所得剩余在支撑。

另一方面,晋室的司马腾不敌,却带着大量并州民众逃离。

虽然没有司马腾与他对抗,只待粮草足够,恢复元气后,他就能轻取并州。

然而,他不禁担忧。哪怕天灾结束,没有足够的民户,产粮又如何恢复?

到那时,无粮可食,恐怕必须要孤注一掷,冲出并州去!

刘渊满腹心事。自起事以来,虽然实现了野心,但他也常感叹时运不济。在兵锋刚利的时候,突遇天灾。

若不然,时至今日,他恐怕已拿下晋阳,雄据并州。

想到晋阳,他内心又一阵烦乱。

刘渊按下内心的思绪,朝堂下问道,“诸君且说说晋阳之事罢!”

前将军刘景来消息称,晋阳来了新刺史,是昔日名满洛阳的刘琨刘越石。

见无人应声,刘聪则开口道,“阿耶,打罢!”

此事,已商议了两日,还未拿定主意。众人该说的其实都已经说过了。

却见刘渊迟迟不表态。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刘渊看着儿子,再看看其他人。

堂下大多数人,都是想打。

但他十分犹豫。打就需要粮食!

晋阳之前什么情况,他很清楚。

司马腾临走前,已将整个太原郡搜刮裹挟干净。晋阳之残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

所以,他才没在司马腾逃后,趁机用兵,占取晋阳。

占了还要守!

一旦攻占,作为州治,被“反贼”收入囊中。晋室绝不会甘心。那些不愿走的并州之民,也不会甘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