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相互出招(2 / 2)

这次采选,连重臣家眷都跑不掉。如当时司徒李胤幼女李氏,镇军大将军胡奋之女胡芳,廷尉诸葛冲之女诸葛婉,太仆臧权之女臧曜,侍中冯荪之女邢兰,秘书郎左思之妹左棻,都被选入宫。

其中冯荪还是李胤的外孙,辈分差的十分离谱。后来,李氏立为李夫人,生二子,就是淮南王司马允和吴王司马晏。

随着武帝驾崩,这些妃嫔现在也基本都早早逝去。

后宫真不是正常女子进的地方!

见司马炽婉言要拒绝,司马越心中暗道:就是这样才好呢。

口中却劝道,“孰轻孰重?天子子嗣为重,请陛下三思!”

司马炽略微不情愿,良久才道,“好吧!此事就交给王叔罢。王叔的眼光我信得过。”

既然如此,那就让你当这个负责人,出头为我选。

他也知道,司马越既然提出此事,就不可能推掉。

想着,他又道,“既如此,侄儿也有个想法。纳选时,可着重选部分孀居但无子者。”

“京都丧乱多年,家破人亡者繁多,孀居多难生计,不若选入宫中,也能活命。且既为子嗣故,已婚者,生育子嗣正当龄。且还可为天下寡居再嫁,作为效仿。”

“不知王叔觉得如何?”

刚达到目的,正心满意足的司马越不由卡壳。神色狐疑,眼神不停看司马炽,仿佛在说,侄儿啊,你是有魏武之疾么?

见他神色怪异,司马炽能猜到他想什么。既然推脱不掉选秀女,那就至少挽救下名声。魏武之疾总比荒淫无道好。况且,后续把这番话传出去,炒个舆论,也是能收获一番好名声的。

继续追问道,“王叔是觉不妥?”

司马越哑口无言。这确实于礼不合,他也不想应,但陛下说的有理有据,且出于仁心。若是自己强烈反对,反倒成了自己不仁,还可能被陛下拿住话柄,将这件事取消作罢。

最终,司马越只能无奈答应下来。心中安慰道,反正自己负责,就暗中多选些公卿良女,托是陛下之意。

此事就此说完,司马越也不纠结,转口问道,“陛下刚才说找我,何事?”

司马炽笑答,“是关于朝政升迁任命的一些问题。”

司马越脸色顿时不虞,心情更不爽了。又要过问朝政?

只听陛下道,“吾观朝政诸公之位空缺已久,寻思着是否不宜再空悬。还有朝中多有空缺,也可择人充之。”

司马炽似乎没注意司马越难看的表情,继续道,“王温二公,资历、德行皆是朝中上选,或可升为三公。王公为司徒,温公为司空。”

“王叔,以为何如?”

说完,看着司马越。

司马越内心一跳,这一刻,还以为自己身边出了奸细。

插手人事,也是司马炽一直想做的。他要跟司马越抗衡,得用自己人。让自己人到达合适的位置。

这是缪播给司马炽提出来的意见。先从司马越自己人开始。

总不能升他自己人,他也不愿意吧?

只要官位一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益相关,不少人会闻风而动。司马炽就可以趁机,塞上一两个自己人选。

缪播的黄门侍郎,没有问题,但这官职还是太低。只有朝政官职不断挪动,司马炽才能推动缪播继续向上。

缪胤的左卫将军,目前还存在问题。

现今的左卫将军是陈眕,出于颍川陈氏,就是曹魏名臣陈群那个家族。也是跟平原华氏、颍川荀氏一样的老牌两朝豪门,只是已没有二者显赫,明显没落了很多。

如今颍川陈氏,位最高的就是陈眕。他这一脉,并不是陈群一脉,而是陈群的叔父陈谌一脉。陈群那一脉,已更加衰败没落。

陈眕之父陈凖,叔父陈徽,都参与过王乱。

赵王伦掌权后,引发了武帝第九子淮南王司马允的不满,其发动淮南国兵攻打司马伦。陈徽,时任太孙左卫率,就集结东宫兵声援淮南王。

陈凖时任中书令,取得白虎幡,欲支援兄弟。但持幡的司马督伏胤,被赵王伦的儿子、侍中司马虔收买。伏胤趁司马允接诏不备,手起刀落,将其刺死。

事后,赵王伦以为陈凖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就封为太尉。不久,陈凖病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