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一样的十四岁(2 / 2)

“他爸爸妈妈一直不同意手术。”人群中一个中年男人很气愤的说,“这两年每次孩子发病给他爸爸妈妈打电话他们都不出现,我陪着同学们去找了很多次,两家都避着不见。”

“您是?”吴雨问。

“我是姚琳的父亲。”那人指了指守在患者身边的女孩,“两个孩子是同学、关系特别好,所以杨帆的病一直是我们家在看,每次发病、抢救就是不能手术,每次都卡在签字上,孩子未成年、我们没有亲属关系,他父母都不肯出面签字怕出钱,也怕我跟他们主张之前的医药费用。两个人离婚了孩子就不是亲生的了吗?真不是人!”姚爸爸越说越气愤。

吴雨这时才注意到一直守在患者身边的女孩,瘦瘦小小的留着蘑菇头、一直在哭,让他不由的联想到当年的林晶晶,他们也是在这样的年纪认识的。

“先安排入院,尽快安排做右心导管侧压、食道超声然后进一步确定手术方案。“吴雨说。

“吴主任,没有患者家属签字?”张扬迟疑的问。

“先安排入院,其他的我来想办法。”吴雨回答的很坚定。

第二天医院晨会。

“患者杨帆、男性、14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失,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右心增大,主肺动脉增宽,重度肺动脉高压,还好彩超报的还是左心向右心分流,体循环压力还是高于肺循环,这也是患者最后的手术机会,如果发展成艾森曼格综合症就只能做肺移植了。”吴雨说。

“但我听说患者的父母至今没有出现,他们好像不同意做手术?”心外科林主任问。

“是的,以先心病来说病患的情况不算特别严重,如果早期干预进行手术治疗治愈的可能性非常高,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发展成今天的程度完全是父母的不作为耽误了病情。”吴雨说。

“我听说父母离婚了,他跟哪方一起生活?”副院长张然问。

“杨帆大多数时间住校,学校放假两家轮流住,也常住同学家。”吴雨的声音很低,杨帆的情况让他想到自己。

“现在的问题是患者未成年,没有监护人的签字,只有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才能由医疗机构签字,现在杨帆的情况,我们很难直接处理。”张院长说。

“杨帆的状况再拖下去、肺高压再持续升高,就只能做肺移植了,真到那个时候别说肺源他能否等到,高额的医疗费用、术后的抗排斥、抗感染,我们在坐的各位都清楚这个14岁的孩子最后的结果……”吴雨说。

“但现在的情况无论是封堵还是修补,心脏都有可能会因为改变了固有的高压状态而出现骤停,如果缺氧时间过长产生的脑损伤及身体其他各脏器损伤都将是不可逆的。”林主任说。“这样高风险的手术在没有患者家属签字的情况下……”林主任欲言又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