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打不过,也吵不过59(1 / 2)

朱元璋今天心情超好,本以为像往常一样,没有大事要事,走个过程,

收上来奏折,就跟着苏尘去打孙子了。

谁知道,还真就发生了大事。

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却不得不报皇帝陛下裁夺。

兵部尚书赵仁启奏:

“启奏陛下,北京卫后府所属鹰扬卫内,军士王元之母王刘氏因为不小心打翻

火烛,导致军营失火,共烧毁军舍两间,轻伤两人,一位是王刘氏自己,

另一位是邻舍的军士。”

“呼,依律法,此种危险行为,应施以鞭刑”

不过引起了小范围的恐慌,此种危险行为,按律应对始作俑者施以鞭刑,

可是,其子王元以母亲年迈,才受惊吓,实在不能再受惩罚为由,

请求自己为母亲代受罚,请陛下裁夺。”

闻听军营失火,朱元璋和朱标同时发怒,这还了得!

哪里都能失火,唯独军营不能!

要知道,那可是护佑地方平安的重要场所!

“年迈?王刘氏多大年龄?”

“回陛下的话,六十三岁!”

大臣们全都低声惊讶,这人岁数可是不小了!

“呼,这也有点儿危险啊。”

“军营失火,虽不严重,影响却不小。”

“是啊,犯错受罚,天经地义。”

臣子们议论纷纷。

朱标却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老爹。

朱元璋眼角的余光看见了儿子的眼神。

这个孩子,又动了恻隐之心。

虽烧毁了两间军舍,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看儿子要张嘴求自己了,想起苏尘说的话,朱元璋大手一挥:

“标儿怎么看?”

朱标立刻开口:

“父皇,儿臣刚看完他的奏章,上面写的事实清楚,

此人是因为年纪大了,不小心打翻火烛,又因行动不灵活,而没有及时扑灭,

这才烧到了外面,儿臣认为,这应该属于无心之错,不妨小惩大诫。”

朱元璋觉得太子分析的对,可是他更看重的事其子王元的一片孝老之心。

于是便直接宣布:

“太子的话,都听见了?!”

底下纷乱的声音归于平静。

“朕觉得这个王元倒是一片孝心可嘉,孝老才能忠君,区区小事,倒也不必苛责。”

说完上半句就不说了,示意朱标定夺。

朱标感激的看着父亲,思量了一下,再次看了父皇一眼,深吸一口气,中气十足的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不如念在王元一片孝心可嘉,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的份上,

免去母子二人的刑罚,损毁的军舍修缮所用开支,由卫所上报朝廷分担,

至于私人财物,涉及他人的,由王氏母子偿还,父皇以为如何?”

底下的大臣们听到朱标的结论都纷纷表示赞同。

魏国公徐达最先开口:

“陛下爱民如子,太子殿下仁厚。”

韩国公李善长也赶紧出列表态:

“只是要杜绝此等危险行为的再次发生。”

朱元璋在李善长的话音未落之际,如炬的目光就射了过来!

他这是不满意标儿的仁慈啊?

见皇帝陛下没有对韩国公的态度表示什么。

其他人也纷纷出列,大多数赞成,也有少数保持中立立场

太子太过仁慈,不一定是好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