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五族覆灭 危如累卵(2 / 2)

轩辕宗平闻言心中也是诧异,老祖今日似与平常不同了,也是将身体坐得笔直。只听轩辕博继续说道:“现今所传上古八脉,若是追溯远古,其实可归为一脉。远古相传,祖神盘古以手开天,分清浊而立天地,又融自身于天地中,衍化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祖神以自身精血脉络化为十二条河流,这十二条河流在远古山川地貌中又分别在八处交汇,我等上古八脉始祖便是诞生于这八处交汇之让。所以真要以血脉为分,其实我等可以说皆是祖神一脉之人。区别在于,各族始祖诞生后,对大道领悟各有不同使得各族传承之法各有特色罢了。这也是为何我八族功法可以共修,血脉可以互感的原因。

八族血脉可以说是这世间只弱于祖神的最强血脉,故而八族之中罕有不能凝聚道种,不能开脉凝元之辈。单以修道而论,八族当不负上天宠儿之名。然,这世间万物阴阳相佐,有一得必有一失。八族虽然在修道一途中得天独厚。但八族想要诞生子嗣却是难之又难,不说只有修为达到元胎境之上,又需在显象境之下才有可能授孕怀胎;即便八族日日去行那阴阳交媾之事,千百次中能怀上一次便已是大幸了!”

一向嬉皮赖脸的轩辕博,此时却是一脸肃穆:“母神女娲见诸族血脉传承艰难,便另辟蹊径:以八族为范本,取神土塑3000泥人,又耗费心神本源为泥人开智;欲再创一族,为八族血脉延续谋一条出路。新族初成,母神甚喜,便邀父神伏羲一起悉心照料,教其辨天时以种五谷、结绳网以猎肉食、习礼仪以守节制、识文字以记诸事……

而新族也甚为灵慧,往往举一便能反三、闻一便能知十;母神甚喜,便赐其名为“灵长族”,灵长族繁衍能力甚强,仅仅百年时间,便繁衍了四代,数量由3000人增至一万三千余人,只是其寿数不足,往往百年而终。母神见灵长族繁衍四代,肢体健全,灵智无碍,便让古八族与其结合。岂知天意难违,八族与灵长族结合后,虽然得孕几率大增,但每当快要临盆之时母体必定爆亡。纵是母神与父神有通天之能,却也不能护得一人成功诞下八族血脉。母神又耗费百年光阴,使尽诸般手段,皆是难违天意。最终心力交瘁回归了天界。

因灵长族为母神心神所寄,父神每每多有照拂,怜其寿数短。又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纳天地变化之规律与人体相应,著《道藏》叙述强身健体,问道长生的总纲。又传下禁令:一则:八族不得与灵长族通婚。二则:八族不可恃强凌弱,随意屠戮灵长族;若有争执,需得以礼裁之。便回归天界寻母神去了。

八族恪守父神禁令,与灵长族和睦相处,共研《道藏》;又一起开山劈石、引水筑渠。千余年间实是开辟了不少宜居之所。千余年来八族与灵长族虽说偶有个别族人互有不睦,但实则早已不分彼此,灵长族之名也早已淡化,皆以人族相称,而经过千年繁衍,其人数早过亿万,而八族却堪堪只过万数。八族长者心忧,商议之后,便携八族隐于昆吾神山不问世事,一心专研《道藏》,参悟天道;以期有朝一日能解我八族血脉传承之难。

直至3000年前,天地突变,八族受盘古祖神与各族始祖封命再次出世。一则:护佑人族,二则:寻找天地突变之因。现今人族尚算昌盛,但天地突变的原由始终没有线索……。如此,你二人可明白八族长者为何要一同定此规矩了?”

“多谢老祖解惑,晚辈已是明白。”轩辕镇啸不管轩辕宗平抢先伏地拜倒说道:“只是如今局面,幸存三族已是危如累卵。已非个人涉险与否便能改变局面的了。九黎便如那悬颈之刃,不知何时会落在何族头上。老祖乃是问道中阶大能,可否赐下一法,以解族中眼下之困境?”

轩辕宗平见大伯父伏地而拜,也是跟着拜了下去。

“呵呵,问道又能如何!”轩辕博自嘲一声,继续道:“自3000年前天地崩碎后,如今的八荒界,除了居中的碎虚之地,其余八地已无法任由问道之上随意施展神通了,问道初阶尚好,刻意控制之下,尚可勉力施为。若是中阶或上阶大能,若是随意出手轻则破碎一域,重则震碎虚空,波及八域。我等自己便将这本就支离破碎的八荒界给灭了。唯有碎虚之地,本就是虚无和上古核心陆地破碎后组成,方可承受问道大能随心所欲的施展神通。

而我虽有岁月境修为,却在碎虚之地游历时道种破碎,导致本命精元无法固守,时时流逝,无法逆转。当初退回源古域,只是想落叶归根罢了。如今过得百多年,算来也不过再有十余年好活了。若真论战力,我如今怕是连宗平都无法胜得。我又有哪有什么法子解族中之困。”

轩辕镇啸与轩辕宗平闻言大惊,正处任人渔肉的境地,又闻如此噩耗,眼中绝望之色再也无法遮掩。

轩辕镇啸沉默半响,不甘道:“老祖游历八荒,闯荡碎虚,见闻广博,我族当真无法逃过被九黎灭族取血的结局吗?”

轩辕博闻言,背负的双手握紧又放松,放松又握紧如此反复……

约莫一柱香时间,缓缓转身道:“若是只延续我族血脉,或可一试,但我亦无十足把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