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春闱结束,阅卷开始170(1 / 1)

  ,等最后主考官也中意,便会再写个‘中’字,恭喜这位考生,一辈子的锦绣前程便到手了!

   不仅是大周,自从科举考试诞生以后,除了进士身者早亡,不然他们就没有低于五品官身之人,在京城,五品官或许不算什么,但是放到地方却都是下都督府/上州司马之类的地方大官,手握数万人生计的“土皇帝”。

   阅卷的过程很是复杂,但依旧复杂不过人心,今日能有此公正,皆因为主座之上,那位老人三十载寒暑不辍的坚持,上到帝皇,下至黎民,心中 皆有其正,而使魑魅魍魉不敢现身罢了。

   ……

   苏复并没有参与经义科的阅卷,而是躲在一旁,吃着萧立渊故意留下的酒菜,和和美美地算着还剩几日他可以回家。

   ……

   三日的时间,每位同考官都批改了近三百份经义考卷,虽说看比写易,而且句读什么的也是固定的,但作为一个给分点,这些同考官们不得不打起精神,毕竟他们的给分可不是最终分,完事后,还得让翰林院的人来检查呢,要是出点差错,丢点俸禄还能接受,但是丢的脸可是很难捡回了,毕竟连个句读都能出错的人,凭什么说自己能为国分忧,以期前程?

   几乎没有任何空闲时间,苏复就带着人又去把文学科的考卷收了回来,萧立渊重复之前的程序后,直接挪开了身位,指了指自己身旁:“苏复,你帮我抽阅吧!”

   经义科的阅卷基本没有主副考官什么事,但是到了文学科开始,他们便有了给分之责,文学科的主观性太大,所以他们需要抽查,若是某个同考官给分有问题,他则需要将其改正,甚至于取消其同考官之职,正是因为这个程序,所以所有同考官在给分的时候都会尤其谨慎,给的少了得罪人,给的多了又得被骂,最关键的是这一科只有参考的程文(答案),这让十八位同考官改卷起来着实吃力。

   苏复虽是抽查,但更多的是看同考官给分是否合适,每一题,都有同考官给出的批语,这让本就文学功底半吊子水平的他省下了不少事,三天内,抽查近百份的考卷,只有不过七份让萧立渊复核,最后也只有两份让萧立渊更改了其分数,一高一低。文学科的考卷阅卷结束后,也标志着春闱会试的结束,而这一天,太阳渐靠西山,贡院外人声鼎沸,都是等待着接自己公子老爷的仆从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