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主角和副业98(1 / 2)

除了忙于后期制作,小吉伯特还关注配乐方面的制作工作。

配乐师麦肯很出色的完成了工作,机器***击部分,用硬核的重金属摇滚作为基底来配乐。

查理和麦克斯的父子戏份,还有前期广袤的美国中部乡镇风景,则使用了大量的乡村乐风格的配乐,各有特色。

当然,最惊喜的,还是来自ad/dc乐队的几首歌,以及说唱歌手dr.dre专门为电影创作的歌曲。

根据小吉伯特的要求,dr.dre舍弃了西海岸说唱里常见的黄腔和粗口,转而以拳击运动的热血,火热来创作歌曲。

虽然一直不是很欣赏嘻哈音乐,但歌词让小吉伯特很满意。

索菲亚·科波拉对这个比较感兴趣,听了之后告诉小吉伯特:“还不错,听着很有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要一起跟着跳动。”

既然有感觉,那就好说了。

小吉伯特对欧美歌手和流行音乐不太了解,有的听过歌,但不知道歌手,有的就干脆听过名字。

除了迈克尔·杰克逊,惠特尼·休斯顿这样天王天后级,就连中國听众都耳熟能详的巨星之外,九十年代的欧美乐坛他所了解的就很少了。

不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并不会因为不认识不了解,就会下降很多。

这些配乐和歌曲,在小吉伯特看来,确实很不错。

在拿到最终版的配乐和歌曲之后,小吉伯特开始对现有的素材剪辑。

一边特效制作,一边添加进真人拍摄的镜头当中,这对没多少这类经验的小吉伯特在工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原版影片作为参照,但后期剪辑工作一开始进行得相当不顺利。

“梅赫迪,我需要把查理的镜头再剪短一些,把更多的镜头留给机器***击的镜头。”小吉伯特说道。

剪辑师梅赫迪·汤姆森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小吉伯特,这样一来的话,查理的戏份将会减少很多,这不太妥当吧?”

“就是要这样的,我们这部影片的卖点是机器***击,是那些机器人。”小吉伯特肯定的回答道。

“不是,我没明白你的意思,”梅赫迪·汤姆森挠挠头:“你的意思是,查理其实算一个配角,而且是给机器人做配角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梅赫迪·汤姆森有些怀疑:“让一个高人气演员去给机器人做配角,市场会买账吗?”

不是梅赫迪·汤姆森要质疑小吉伯特,而是没人这么干过。

哪怕是《终结者》里的机器人,人家那机器人好歹外表是人的形状,是由人类演员饰演的。

但《铁甲钢拳》的机器人,完全就是模型和动作捕捉,电脑特效设计出来的,这代入感就差了好一大截。

但梅赫迪·汤姆森说了不算,影片的最终剪辑权握在小吉伯特手里。

梅赫迪·汤姆森只好按照小吉伯特要求的去剪辑,然后把问题报告给迪士尼和华纳的制片人。

凯恩·韦克斯曼和查尔斯·罗文听闻后,也觉得这样做不妥,当即就赶来和小吉伯特商量。

两人过来的时候,小吉伯特正在和音效设计组商量着音效方面的设计呢。

“克里斯,我不需要那么多机器运转的电子杂音,我只需要最从纯粹的钢铁碰撞。

去看过拳击比赛吗,我要的声音要比拳击比赛的反馈更激烈。”

克里斯似懂非懂,试着制作了几版音效效果,听起来还很带劲。

看到两位制片人过来,小吉伯特并没有打招呼,只是简单的点点头,继续和音效设计沟通工作。

“钢铁碰撞,人声的嘈杂和欢呼声,开始暴力粗口的声音都该设计出来。

如果找不到方向,就去看看拳击比赛,看看球赛,感受一下那个氛围。”

和音效设计沟通完毕之后,小吉伯特这才有空和两位制片人谈话。

“有什么事吗?”

凯恩·韦克斯曼和查尔斯·罗文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由查尔斯·罗文说道:“小吉伯特,听梅赫迪说,你大幅度剪短了布鲁斯的戏份。”

“没错,”小吉伯特干脆老实承认,并且还解释道:“在影片的立项之初,我就反复强调过,机器人是主角。”

“这……”两位制片人面面相觑,小吉伯特确实说过这种话。

但当时大家都没在意,确实机器人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啊,小吉伯特说法没问题。

但谁知道,机器人的戏份,居然重要到要压缩人类演员的戏份。

看两位制片人还有疑问,小吉伯特又反问道:“那你们说,把机器***击的戏份拿走,影片还有什么看点?”

什么看点?对一部剧情片来说,父子关系可能是看点。

但对于一部立志在暑期档闯出一番成绩的影片来说,这远远不够。

两位制片人不得不承认,小吉伯特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要减少机器人的戏份,那为什么不干脆拍一对拳击手父子,让布鲁斯·威利斯上去打拳击算了。

可问题是,有《洛奇》在前,拍任何真***击总是绕不过这部电影,那还请什么布鲁斯·威利斯,直接上史泰龙就好了。

除非变成小男主麦克斯上去和成年拳击手搏击,或许有看点。

不过这剧情,貌似比《铁甲钢拳》还要科幻。

一番交谈后,凯恩·韦克斯曼以及查尔斯·罗文不得不认可小吉伯特的剪辑方案。

不过查尔斯·罗文还是要求小吉伯特,尽量多保留布鲁斯·威利斯的戏份,不要剪太多。

小吉伯特表示明白,当然不会剪太多。

先不说布鲁斯·威利斯片酬不便宜,戏份剪太多对不起他那片酬。

而且演员本身也不会愿意自己的戏份被剪太多,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损失。

出演一部电影,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片酬,否则那些烂片大可以开高价请好莱坞一线演员。

但事实上,除了诈骗电影,那些一看就很烂的电影,几乎没有好莱坞明星会出演。

除非穷疯了,比如索菲亚·科波拉的表哥尼古拉斯·凯奇,为了还债拍烂片。

又或者为了还人情,而去出演的。

电影对演员来说,其价值不光体现在片酬上,还有名气,热度带来的咖位上升。

所以一些好莱坞明星在接戏的时候,也会有规矩的,比如自己的戏份不少于多少分钟,角色当中不能有这样那样的坏脾气和特点。

这方面做到极致的代表,就是汤姆·克鲁斯。

阿汤哥可以说是好莱坞偶像级别的演员,所以形象对他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

所以研究汤姆·克鲁斯电影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出演的角色大多都会有些相似,就是为了维持其形象。

布鲁斯·威利斯还好,只要戏份不剪太多,他不会有什么意见。

要是换成阿汤哥来,让他给机器人做配角,估计阿汤哥会不乐意。

时间缓缓来到1993年的十二月,《铁甲钢拳》的后期制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八九月挑起的牛牛舆论风暴并没有完全消散干净,还是让不少影迷持续关注着影片。

迪士尼和华纳影业当然要持续吸引影迷的注意力,不断通过报纸放出关于剧组的各种小道消息。

比如布鲁斯·威利斯在影片中的精彩发挥,小演员瑞恩·高斯林的天真可爱。

还有娜奥米·沃茨和卡梅隆·迪亚兹与小吉伯特的三角恋,貌似一个叫查理兹·塞隆的也参合其中。

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持续不断冲击着影迷,让他们始终保持对影片的兴趣。

小吉伯特这边也没闲着,弄出了几张似是而非的手稿,还有一些不透露剧情的剧照,通过御用采访记者莎拉透露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曾经《洛杉矶商报》的小记者,此时已经升职为娱乐版块的首席记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