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黑面白面(1 / 2)

午时,日中,利人市。高平为受伤后首次来的杨暜详细解说:“利人市东南西北四角皆有民宅府邸,官署居正中。整个坊市可划分为九个区域。

北段自东向西三块区域分别是市署居住区,胡商区/常平仓,马行/磨行/碳行/麸行。

中段自东向西三块区域是金银行/席帽行/生铁行/靴行/秤行/铛斧行,市署/衣肆/柜坊,屠行/酒肆/胡姬酒肆/食店/五熟行/粳米行。

南段自东向西三块区域是药行/笔行/寄附铺/引子药家/鱼行/卜肆/,平准署/小绢行/烧炭行/新绢行/曝布行,帛市/布行/总锦丝绢行/大绢行/丝绢行。

还有一条清水河自中段穿市而过,直通西北角的放生池。”

“难得高伯父记得如此详细,午时已过,用过午饭后再去舅舅酒肆吧,我们就从南段进入一路向西,顺便采买些器物。”高平自无不可,一路跟着在他后面。只见来到坊市的杨暜居然可以非常熟练的与各家商贩讨价还价,丝毫也不吃亏,不由啧啧称奇,不过这位小郎君采购的东西有些古怪,贵贱不一,品种非常多样,包括新鲜竹杆、从麻布到绢布等细密度不同的数匹布、短绒丝绵絮、木炭、石灰、长颈细口陶瓷罐等等不一而足,还打听想要买一只猫,只是猫鬼案后,皇帝陛下已经下旨扑杀了绝大多数的猫,于是只能买了一只毛茸茸的小狗作罢。高平默默计算着花销,多次提醒他这么买下去可能月余功夫就无钱可用了。

心斋食肆内,心满意足完成大采购的杨暜看着一道道菜端上来,拖刀羊皮雅脍、花折鹅糕、春香泛汤、乾坤夹饼、越国公碎金饭、剔缕圆纯鸡。虽然这些菜名字非常好听,味道也都还行,杨暜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对,这里的烹饪方式以脍、煮、炙为主,菜品主要依靠食材新鲜、稀罕,刀工玄妙,摆盘取胜,少用调料。杨暜默默的记下来又一条生财之道“酱油”。嗯,这个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日常消耗品是个长久项目。多了一千四百年的见识,只要现有条件能做出来的东西,自己大略知晓制作流程,能做出一样来,都是生财之道。不过杨暜心里也有数,无论哪样东西,都需要有熟练工匠来完善工艺,光知道配方和过程是不可能直接制作出成品来的,必须有匠人进行无数次的实验才有希望研发成功,自己现在需要的是创业的启动资金和人力资源。通过这段时间对隋朝社会的了解,知道自开皇三年皇帝下旨开放酒禁,且不征税,又得知自己舅舅经营着一家酒肆,他的主意早就打到了这里,可以省去最麻烦的制作酒曲步骤,节约大量时间。当然,能发现其他赚钱门路的他也不会放过就是了。

差不多吃饱之后,杨暜叫来了食肆里的伙计,问道:“哪些酒卖的好些?”

“咱家这里最受欢迎的,一种是产自富平的‘石冻春’、另外是产自蛤蟆岭的‘郎官清’和‘阿婆清’。”

“各样拿一壶来尝尝。”

“得嘞。”

高平看着杨暜点了三壶酒也并未阻止,当下的酒精度数很低,这点酒不会喝醉,即使杨暜还是个未成年人。片刻后,杨暜分别尝了尝三种酒,都是低度酒,看上去有些浑浊,更像是后世米酒,后两种澄澈度更高一些,应该是过滤了不少次,最烈的也不过一二十度,尝过之后他心里更有数了,催高平会账后离开了这里。

苏烜经营的酒肆位于利人市的中西段,位置有些偏僻,主营本土酿造的“青烜酒”,近些年因为富平酒和蛤蟆岭酒的入侵,本土酒的销量一直在直线下跌,若不是有贵人照拂给了苏烜一些大额采购的订单,恐怕早已破产了。但这种不稳定的经营状况让他十分的担忧,近期没去看唯一的外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酒肆中一半的是属于妹妹的,早年间是兄妹二人一起经营着酒肆,若不是……唉,苏烜叹了口气,胡乱翻弄着账本。就在这时,高平带着杨暜走进了酒肆。

苏烜有几分惊喜也有几分尴尬的看着外甥,杨暜倒是没有什么异常,也没有说起那些让人尴尬的话题。只是和舅舅要店里的酒说要尝尝。苏烜松了口气的同时忙不迭的亲自拿了一壶进来,还随手端来了一盘下酒菜。杨暜见状也不解释,倒了一碗喝下去,确实口感上比之前的富平酒和蛤蟆岭酒药差不少,还有些发酸。心里有数后放下了酒碗,说道“咱家这酒似乎口感上差了些,酒曲上应该是没问题,只是不够烈还有些浑。”苏烜叹了口气“之前制酒工艺多是你娘在亲自关照,那时酒质量尚可,自从你娘走后这里全靠几个熟手师傅撑着,我本多做行商之事,这十多年来也尝试聘请匠人改良工艺,可这技艺都是根本所在……”苏恒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杨暜十分理解,舅舅原本就只负责销售的嘛。

“舅舅酿酒成本几何?”

“不考虑酒曲,斗酒耗粮一斗。”

“那就是说一斗粮食可以得酒一斗酒,一斗粮食价多少?”

“粮价随季节波动,近些年风调雨顺,大兴城内平均下来每斗大约要两千钱。”

“一斗酒售价多少,每日产量几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