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瞄上了高通82(2 / 2)

结果却是被高通的大法师Viterbi领军的CDMA阵营,给打击的差点儿自闭。

但是实际上呢,CDMA是有个很致命的弱点的。

那就是自干扰。

要克服这个问题,看上去MUD(多用户检测)技术应该是个很好的方向。

但多用户检测技术又叫做联合检测,是TD-SCDMA最核心的技术。

没错,就是我国提出来的那个3G通信标准TD-SCDMA。

而且多用户检测技术也不是没有问题,因为它在复杂度上有些偏高,再加上WCDMA和CDMA2000的系统设计,对于MUD的支持也比较困难,无法做到商业化。

所以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OFDM技术上。

OFDM通过循环前缀和频域均衡等不太复杂的技术,有效的消除了用户间的干扰,而且相较于多用户检测技术,它的复杂度,可就要小多了。

正是出于这些技术上的澄清问题,再加上高通的专利陷阱已经很深了,这才有了3GPP推动LET项目的立项。

而这一次LTE在4G标准上的统一,也算是终于打破了高通在3G时代,近乎于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

现在丁蓉用蚕食做比喻,其实倒也没错。

杨振就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天下人苦高通久矣!”

心里却明白,这才哪到哪儿啊。

现在的高通,虽然在业界声名赫赫,而且手里捏着2000多项的3G技术专利,其中还包括了3G时代,最为核心的软切换和功率控制。

但其实也就仅此而已了。

或许在2G时代,被欧洲GSM标准给压得狠了,所以一朝得势,就有了些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嚣张。

靠着庞大的专利族群和技术壁垒,掐着下游公司厂商的脖子,开始疯一般的收割着金钱,独享着丰厚利润。

一手是庞大的律师团队,申请专利、谈专利授权、控告侵权,然后通过并购和官司,不停的打击竞争对手,构筑着专利护城河;

一手则利用大量的垃圾专利,在原有核心专利保护将要到期时,用这些垃圾专利,充当核心专利的新技术环节,构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专利护城河。

别看3G时代有三大标准。

但不管是欧洲的WCDMA,还是我国的TD-SCDMA,其实都没有绕开CDMA的底层专利技术。

所以,该交的专利费,大家一毛都不能少交。

而这,也是为什么刚刚跨入3G没几年,就出现了不约而同围剿高通的事情。

诺记联合爱信、德仪等6家公司,共同起诉高通是之一;

OFDM技术被再次重用是之一;

3GPP在LTE项目的标准指定上,无形的排斥高通,其实也是之一……

所以杨振说“天下苦高通久矣”,算不上夸张。

但记忆里告诉杨振,这时候的高通,相较于后世那个敲骨吸髓的高通,还有些小巫见大巫。

别的不说,4G时代的五大核心专利,华伟手里可是掌握了SFR/STR和SOFDM两个的。

高通虽然仍然捏着SC-FDMA、Turbo码、Alam-outi码,但后面两个却是一个已经过期,而一个则快要过期了。

但是为什么高通还是死死的压着整个行业呢?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的华伟,底气还不足,腰杆还不硬,国家还无法给予更多的支持!

这,就是现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