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士气可用(2 / 2)

之所以这么自信,也是源于很多成熟技术上的运用。

比如处理器架构、比如各种算法的加速、比如比较特殊的射频、存储技术等。

即使他现在拿出来的,都是一些在他看来不怎么起眼的东西,但是放在当前这个年代,那也是可以领先一大截的。

这就是前瞻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了。

因此所谓的验证,也基本不涉及什么相应的行为级验证,以及芯片电路综合和仿真测试。

最多也就是在脑海里,再模拟了几遍,查缺补漏一下而已……

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由陈亚军亲自带队,去中新国际做流片了。

流片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一个月都算是短的了。

而且一般情况下的流片,一次性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当然了,杨振却对自己还是d不怎么担心,如果连这点儿把握都没有,那可就真是白瞎了那份开挂人生了。

他也没有忘记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

所以即使陈亚军要带几个人去流片,整个芯片研发小组人员,却还是享受起了带薪休假、奖金拿到手软的待遇。

这也让研究院的很多同事,都被直接刺激到了。

今天起飞的是搞芯片的,下一个会轮到谁,那就要看大家各自的努力了。

于是,大家伙儿的工作热情,也开始徒然高涨,风气瞬间变得不一样了。

喜的丁蓉在心里直乐呵。

这叫啥,这就叫人心可用了!

。。。。。

昆仑这边士气高涨,各个项目组干劲儿十足,京航那边也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

不得不说,连续两个新型钛合金成果的新鲜出炉,所引发的轰动,差不多已经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上。

所以,经过一个多月稳步地推进,隐约已经可以看到一丝曙光的单晶镍铁高温合金项目,也成为了院里和校方一起关注的焦点。

至于L21所和中航那边,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事实上,中航真的是比谁都着急,属于那种红了眼,甚至可以用望眼欲穿来形容的类型。

原因很简单,单晶镍铁高温合金真要做出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三姨夫”那个算不上设计缺陷的设计缺陷,得到进一步改善的。

不仅如此,经过试装歼10的太行发动机(WS10A),目前也已经进入了定型持久试车阶段。

但是,它仍然因为一些材料和技术原因,存在很多缺点。

就算是高压涡轮导向叶片的烧蚀问题,也是刚刚才于两个月前,因为纳米氧化锆热障涂层技术的攻克,才得以解决的。

同样的,这款航发所采用的那个整体铸造钛合金中介机匣,其技术难题,也正是由L21所解决的。

至于很关键的那个涡轮盘,则更是没敢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因为技术很不成熟。

所以只能选择了GH4169高温合金。

其实这也是一种镍基高温合金。

但相较于杨振正在鼓捣的单晶镍铁高温合金,不管是涡轮盘的GH4169高温合金、中介机匣的钛合金、还是那个高压涡轮导向叶片的DD6单晶合金,都是相形见绌的。

这,就是中航那边,显得有些急迫的原因所在了……

换句话来说,如果这个研发项目一旦攻克了。

那么,太行这款航发,在各方面性能上,就势必也会随之更上一层楼。

而这对于歼10而言,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