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玻璃盖板(2 / 2)

就笑吟吟的点着头,“那行,我就是个搞材料的,航发的事儿也不怎么懂,你自个儿既然有分寸,那就悠着点儿做吧。”

他忽然觉得,似乎暂时由着杨振来,也未尝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而且,有刘恒教授和顾老从旁看着,其实也不需要他去瞎操心的。

更不要说,这可是涉及到了好几种材料研发项目呢,也肯定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

所以说,像航发这种大项目,肯定也不能过于急迫。

悠着点儿做,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

杨振这边新的项目正式落地,另一边的刘知白他们,也已经拉开了属于自己的苦逼军训生涯。

穿着军装、迎着烈日、挥洒着汗水、绽放着肆意青春,苦哈哈的,被操练到一度开始怀疑人生……

。。。。。

几天后,昆仑研究院和京东方的合作,很低调的完成了正式的签约。

许家荣则把目光转向了玻璃盖板的合作方上。

智能手机的屏幕,可不仅仅是一片LCD显示屏。

事实上,LCD屏只是整个显示模组的液晶基板,也就是最下面那层的存在。

而在其之上,还有一个中间层,作为触控模组的触摸板。

最后才是最外层的玻璃盖板。

玻璃盖板说白了,就是保护手机内部结构的外层部件,同时,也能起到防止刮花屏幕的作用。

后来有手机厂商,在这一层的屏幕上,再贴了一层保护膜,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钢化玻璃膜。

所以,杨振需要的屏幕,其实指的是由玻璃盖板、触摸板、液晶面板组成的显示模组。

而这三层通过压制工艺合成一体,才是我们平常说的手机屏幕……

乔布斯带队研发iPhone时,为了找到最坚硬耐磨的玻璃面板,找上的合作厂商是康宁。

然后,康宁顶着巨大的压力,花了6周的时间,才拿出了老乔需要的产品。

这款产品,采用的是铝硅钢化玻璃。

但是,杨振是肯定不能找康宁的,毕竟人家肯定不会鸟他的。

这家老牌企业,可不是一家普通的企业,其背景是多少带着些特殊性质的。

所以,杨振的选择,还是先立足国内厂商,毕竟,玻璃这玩意儿,国内企业其实在技术积累和底蕴上,落后的并不是很大。

比如福耀、信义、金晶等企业,其实都可以作为备选厂商。

反正昆仑这边,已经基本上搞定了相应的制备工艺。

不敢说多好,但肯定是不次于初代iPhone,所采用的那块第一代康宁大猩猩玻璃的。

其工艺,用的也是“熔融下拉”技术。

也就是原材料液化后,通过一个底部有固定宽度缝隙的容器,让液体自由落体下落,从而自动形成平整的玻璃。

当然了,接下来还需要经历一番离子交换的过程。

也就是玻璃成型后,要浸泡在硝酸钾溶液中,使其发生离子交换反应,用钾离子置换原有的钠离子。

最终才能成为强度更出色的玻璃面板……

返回